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广播“村村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达84.5%的非网民是因为“不懂拼音等文化程度低”或“不懂电脑/网络”。
面对农村居民媒介素养、数字素养缺失的具体情况,通过“村村响”广播开展政策宣讲、应急宣传、农技培训、文化宣传等多场景信息服务,可以彻底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媒体传播助力乡村振兴落到实处,真正惠及到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
农村广播“村村响”的功能
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是战时应急、平时服务村民的信息传播主阵地,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用好“村村响”广播,可以为农民群众提供快速便捷、多元化、全覆盖的各类信息服务,也可以为村民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做好政策指向,由此吸引民众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乡村振兴。
(一)“村村响”是服务政策宣传的方向盘
在广大农村地区,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他们文化程度较低,接收信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村村响”广播可以借助其覆盖面广、易于接受等优势,通过大喇叭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达党的好声音,对权威信息进行播报和解读,为村民进行政策导读,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引领,发挥指引村民思想意识的方向盘功能。
涪陵区“村村响”广播通过定时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和重庆人民广播电台《968早新闻》两级主流媒体的新闻节目,第一时间播出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和重要论述精神,打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阵地,宣传党和国家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重要时政新闻、全新政务信息等,将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到家家户户。
(二)“村村响”是服务应急管理的保险闸
据人民日报报道,仅在疫情防控的初期,全国各地6000多乡镇,近10万个行政村和社区,就使用超过120万只广播音箱、高音喇叭和音柱等设备进行疫情宣传,覆盖人口超过2亿。[6]“村村响”广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且调度灵活的特点,在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此外,农村地区由于人员居住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其所处地理位置又属于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比较多的区域,一旦面临地震、火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突发灾害,人群会因为信息不畅通而恐慌。“村村响”广播以快速、抗干扰能力强和被动收听等特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气象预报、避险常识等防灾减灾信息迅速传送到农村地区每个角落,做好灾害预防的宣传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引导村民采取正确措施应对灾害,充分发挥为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的“保险闸”功能。
(三)“村村响”是服务三农发展的信息库
广播是覆盖面最广,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通过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可以及时宣传惠民政策、致富信息、节气农事等等。还可以通过专题节目传授农村经济发展之道,真正将三农政策以及各类惠农信息通过大喇叭传递给家家户户。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着力打造的《乡村振兴大喇叭》广播专题节目,就是服务三农发展的信息库的一个典型。节目设置“乡村工作快报”“三农服务信息”“全国新闻链接”三个子栏目,主要立足本地,内容涉及乡村振兴先进典型人物、先进事例和各乡镇街道的重要工作举措,涉及农业效益提升、乡村人才壮大、文明乡风塑造、建设善治乡村和乡村工作的热点、亮点,涉及疫情防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方方面面,着力为全区格乡镇街道搭建起一个展示乡村振兴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的新闻和信息交流平台,用信息库里源源不断的信息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四)“村村响”是服务基层群众的连心桥
农村广播“村村响”是党中央声音深入到千家万户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连接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通过“村村响”广播,当地党委、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和村民进行日常思想交流,解释党的政策方针,加强意识形态引导。还可以从村民实际情况出发,为村民办实事,解烦忧。有的地方通过“村村响”发布招聘信息,一方面解决部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农闲时的村民提供再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还有的地方通过“村村响”广播平台挖掘本地优势产业,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能力,打造本土优势产业,更大范围促进农民创业增产创收。
涪陵区倾力打造的“乡村振兴大喇叭”节目,就是要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更好地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为涪陵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新活力,搭建起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重庆市和涪陵区“村村响”建设情况
(一)重庆市“村村响”建设整体情况
2018年以来,重庆市按照《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等新技术标准规范和《关于推进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启动实施
面对农村居民媒介素养、数字素养缺失的具体情况,通过“村村响”广播开展政策宣讲、应急宣传、农技培训、文化宣传等多场景信息服务,可以彻底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媒体传播助力乡村振兴落到实处,真正惠及到农村地区的千家万户。
农村广播“村村响”的功能
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是战时应急、平时服务村民的信息传播主阵地,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用好“村村响”广播,可以为农民群众提供快速便捷、多元化、全覆盖的各类信息服务,也可以为村民营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做好政策指向,由此吸引民众积极支持并主动参与乡村振兴。
(一)“村村响”是服务政策宣传的方向盘
在广大农村地区,老人和留守儿童居多,他们文化程度较低,接收信息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村村响”广播可以借助其覆盖面广、易于接受等优势,通过大喇叭宣传党的政策方针、传达党的好声音,对权威信息进行播报和解读,为村民进行政策导读,形成润物细无声的思想引领,发挥指引村民思想意识的方向盘功能。
涪陵区“村村响”广播通过定时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和重庆人民广播电台《968早新闻》两级主流媒体的新闻节目,第一时间播出习近平总书记最新指示和重要论述精神,打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阵地,宣传党和国家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大政方针政策、重要时政新闻、全新政务信息等,将党的方针政策传递到家家户户。
(二)“村村响”是服务应急管理的保险闸
据人民日报报道,仅在疫情防控的初期,全国各地6000多乡镇,近10万个行政村和社区,就使用超过120万只广播音箱、高音喇叭和音柱等设备进行疫情宣传,覆盖人口超过2亿。[6]“村村响”广播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且调度灵活的特点,在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了无法替代的作用。
此外,农村地区由于人员居住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其所处地理位置又属于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比较多的区域,一旦面临地震、火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突发灾害,人群会因为信息不畅通而恐慌。“村村响”广播以快速、抗干扰能力强和被动收听等特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气象预报、避险常识等防灾减灾信息迅速传送到农村地区每个角落,做好灾害预防的宣传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引导村民采取正确措施应对灾害,充分发挥为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驾护航的“保险闸”功能。
(三)“村村响”是服务三农发展的信息库
广播是覆盖面最广,最易于接收信息的媒介。通过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可以及时宣传惠民政策、致富信息、节气农事等等。还可以通过专题节目传授农村经济发展之道,真正将三农政策以及各类惠农信息通过大喇叭传递给家家户户。
涪陵区融媒体中心着力打造的《乡村振兴大喇叭》广播专题节目,就是服务三农发展的信息库的一个典型。节目设置“乡村工作快报”“三农服务信息”“全国新闻链接”三个子栏目,主要立足本地,内容涉及乡村振兴先进典型人物、先进事例和各乡镇街道的重要工作举措,涉及农业效益提升、乡村人才壮大、文明乡风塑造、建设善治乡村和乡村工作的热点、亮点,涉及疫情防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方方面面,着力为全区格乡镇街道搭建起一个展示乡村振兴建设和农业农村工作的新闻和信息交流平台,用信息库里源源不断的信息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四)“村村响”是服务基层群众的连心桥
农村广播“村村响”是党中央声音深入到千家万户的重要渠道,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连接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通过“村村响”广播,当地党委、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和村民进行日常思想交流,解释党的政策方针,加强意识形态引导。还可以从村民实际情况出发,为村民办实事,解烦忧。有的地方通过“村村响”发布招聘信息,一方面解决部分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农闲时的村民提供再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还有的地方通过“村村响”广播平台挖掘本地优势产业,提高为群众办实事的服务能力,打造本土优势产业,更大范围促进农民创业增产创收。
涪陵区倾力打造的“乡村振兴大喇叭”节目,就是要传播正能量,传递好声音,更好地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为涪陵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新动能新活力,搭建起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重庆市和涪陵区“村村响”建设情况
(一)重庆市“村村响”建设整体情况
2018年以来,重庆市按照《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等新技术标准规范和《关于推进全市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各区县(自治县)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