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初探
图1:2018-2022年成都市各年龄段户籍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比例数据来源:《成都市2022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成都市2022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成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324.2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0.63%,比2021年增加3.44万人,增长1.07%。7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3.48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比例53.50%,比上年增长1.69%。近年来成都市老年人口具有人口数量有所增加、人口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户籍老龄化程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户籍老年人口平均年龄持续上升的特点。2018-2022年成都市各年龄段户籍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比例如图1所示,60-69岁老年人口占比连续五年下降,7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呈上升态势。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成都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15〕6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18〕50号),以激发全市养老领域投资活力,创新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成都市社区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成办发〔2016〕5号),提出“医养融合、以养为主、功能共享、分类引导、精准服务、市场驱动”的发展方向。随后,成都市政府办公室积极响应国办发〔2019〕5号文件精神,印发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及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个配套实施方案。202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成办发〔2022〕28号),文件框架包括5个体系建设,28项主要任务,是继《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18〕50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后出台的又一重要文件,是对前述《实施意见》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着力解决成都市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难题,回应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美好需求。
(二)成都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发展概况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和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成都市对养老服务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取得一系列成效。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的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结果,全国31个省(区、市)110个监测城市中,成都市以83.72得分位居2020年度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第一位,其中养老服务领域满意度得分全国第一。2022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成办发〔2022〕28号)提出,到2025年全市每个街道及有条件的镇至少建成运营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条件的居住区按照五分钟生活圈设立养老服务站点。《成都市“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也对成都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包括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占比、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等在内的详细指标。
一是成都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稳步推进。
成都市积极探索推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根据《成都市“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成都市成功争取首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截至2020年,全市已建成30张床位以上小规模、嵌入式社区养老院224个,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740个,设立养老服务站点3000余个,这些设施的建立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城乡社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成都市积极响应,聚焦医养结合,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出台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与基层医疗机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医养结合机构108家、其中纳入医保定点90家,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总数3万余张,医养结合服务人员1.4万余人;成都市建立合作关系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404对,建立合作关系的医疗机构与日间照料中心1621对;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420支,共签约698.63余万人,其中重点人群363.10万人;97%的养老机构与辖区医疗机构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
二是成都市各区县积极试点和落实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金牛区坚持“开门办养老”。金牛区近年来在政策、资金和场地等多个层面上,通过对社区、机构、居家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同时全区积极推行信息化养老
《成都市2022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成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324.2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0.63%,比2021年增加3.44万人,增长1.07%。7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3.48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比例53.50%,比上年增长1.69%。近年来成都市老年人口具有人口数量有所增加、人口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户籍老龄化程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户籍老年人口平均年龄持续上升的特点。2018-2022年成都市各年龄段户籍老年人口占老年总人口比例如图1所示,60-69岁老年人口占比连续五年下降,7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呈上升态势。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成都市政府相继出台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成府发〔2015〕6号)、《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18〕50号),以激发全市养老领域投资活力,创新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加快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成都市社区养老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成办发〔2016〕5号),提出“医养融合、以养为主、功能共享、分类引导、精准服务、市场驱动”的发展方向。随后,成都市政府办公室积极响应国办发〔2019〕5号文件精神,印发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及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建设、困难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个配套实施方案。202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成办发〔2022〕28号),文件框架包括5个体系建设,28项主要任务,是继《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养老服务综合改革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18〕50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后出台的又一重要文件,是对前述《实施意见》的进一步深化和完善,着力解决成都市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养老难题,回应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的美好需求。
(二)成都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发展概况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和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成都市对养老服务发展作出合理的规划,取得一系列成效。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的2020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结果,全国31个省(区、市)110个监测城市中,成都市以83.72得分位居2020年度全国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第一位,其中养老服务领域满意度得分全国第一。2022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若干措施》(成办发〔2022〕28号)提出,到2025年全市每个街道及有条件的镇至少建成运营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5%以上,有条件的居住区按照五分钟生活圈设立养老服务站点。《成都市“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也对成都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包括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的养老机构占比、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等在内的详细指标。
一是成都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模式稳步推进。
成都市积极探索推行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根据《成都市“十四五”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成都市成功争取首批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截至2020年,全市已建成30张床位以上小规模、嵌入式社区养老院224个,建成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740个,设立养老服务站点3000余个,这些设施的建立为老年人提供了多样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城乡社区“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形成。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成都市积极响应,聚焦医养结合,大力发展智慧养老,出台促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居家社区养老与基层医疗机构融合发展,培育形成医养结合机构108家、其中纳入医保定点90家,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总数3万余张,医养结合服务人员1.4万余人;成都市建立合作关系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404对,建立合作关系的医疗机构与日间照料中心1621对;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2420支,共签约698.63余万人,其中重点人群363.10万人;97%的养老机构与辖区医疗机构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
二是成都市各区县积极试点和落实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
金牛区坚持“开门办养老”。金牛区近年来在政策、资金和场地等多个层面上,通过对社区、机构、居家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同时全区积极推行信息化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