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3版
照金精神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三维探析
与党和国家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的前提条件。理想信念教育是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提出的客观要求,国际社会政治秩序的不断变化、经济因素的不断碰撞、意识形态的不断干扰,当代青年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需要伟大照金精神持续发挥扫除精神杂草、播种信念之种的强大作用。思政课是以“讲深、讲透、讲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己任,引导学生从伟大理论中感知伟大精神,激发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内在动力。
  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以革命文化史实为依托。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8]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特别是在彰显民族风骨、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文化史方面。照金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思想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课讲师讲述中国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忠诚为民的革命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典型史料。“真实”是最有力的教育理念,也是思政课程提升理论深度的本质要求。通过深入了解照金精神形成的历史过程,感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故事,才能“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9]
  照金精神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维度
  照金精神虽然产生于革命斗争时期,但其丰富的基本内容的传承、弘扬、发展需要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开展。在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立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育理念,以全媒平台为外延育人场域,通过讲解红色故事将照金精神所承载的强大理想信念传递给当代青年,帮助新时代青年补足精神之“钙”。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融入”的认知高度
  提升照金精神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在于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的根本优势。马克思在激发无产阶级革命斗志的时候,深刻指出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绝不是建立在对未来构想的一知半解基础上,而是要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弊病,无产阶级所承受的多重压迫,基于此,他深刻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0]提升青年对照金精神的深刻理解能力,并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要发挥思政课“讲道理”的根本优势,唯有“看到”苏区党员所面临的艰苦环境,方能感受、理解无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著,方能从心底形成对照金精神的基本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认同。
  提升照金精神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主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激扬斗志”的图式结构。图式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是个体感知、理解和思考世界的方式。”[11]合理的图式结构是有效提升认知能力和制定崇高目标的思维基础。以尊重历史、理性思辨的态度了解照金精神的基本内容,运用思政课独有的话语体系和叙述风格阐释照金精神的时代价值,培养青年群体透过历史事实以探究文化本质、吸收精神养分以坚定文化自信、挖掘思政元素以激扬斗志的科学认知结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受教育群体主动铲除“抵触”的图式结构,以积极乐观、辩证理性的思维方式持续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二)以社会实践活动深化“融入”的践行力度
  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照金精神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培育作用。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是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人格基础。马克思深刻指出“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青年在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过程中不免面临多种选择、接受多重挑战。实现既定目标需要坚韧不拔、骁勇善战的人格作为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盾牌。独立自主、开拓进取的创新勇气是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前瞻视野。青年坚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需要立足于客观的物质世界,需要在社会实践中磨练出科学辩证的战略眼光、敏感强烈的问题意识、敢为人先的实干气魄。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是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基本要求。理想信念不是虚无缥缈的美好愿景,是成长于“安静土壤”[12]的伟大之花,需要扎根于为人民服务的场所才能结出“诱人”的果实。
  在“大思政课”中拓展照金精神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确保把高深的思想讲得深入浅出。”[13]“大思政课”是统筹兼顾课堂内外教学资源、做到内修与外化相接榫的双向协进的新理念、新方法,是实现照金精神等红色革命文化精神入脑入心的新途径、新手段。思政课为照金精神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奠定认知基础,但理想信念的坚定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强化。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对照金精神的内化程度直接影响传播效果,因此依托社会研修、社会调查等方式有助于打造一支富有时代感染力的骨干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结合大学生认知兴趣点和前接受能力创新实践教学,推进“五老”进校园、进课堂与走进社区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相结合,为照金精神融入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营造最为广泛而持久的感悟氛围。
  (三)以全媒体数字平台烘托“融入”的情感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