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9版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经济政策及其当代启示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表1:陕甘宁边区1937-1940年财政收入统计

人员,这必然会造成人民群众不堪重负的局面。
  (四)大量移难民涌入
  抗战期间,由于特殊政治环境的吸引,约30万移民流入陕甘宁边区,占当时边区总人口的20%。数量庞大的移难民涌入边区,造成边区的人口呈现高速输入性增长,一方面给边区政府的安置和粮食供应造成巨大压力,但另一方面也为边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移民作为大生产运动中的劳动大军,为开荒运动提供了人力资本。其次,移民流入带来了较为先进的工业技术,在陕甘宁边区陆续建立一批工厂。再次,移民流入使闭塞落后的陕甘宁边区民众实现了与外界的对话交流。最后,移民流入也间接推动了边区工商业的发展,不少地方特别是垦区呈现出人丁兴旺、市井繁荣的景象。
  (五)外部援助的不确定性
  外援主要由国民党政府拨付给八路军的军饷、海外华侨的捐款、国内民主人士和抗日团体的捐赠组成,皖南事变之前外援约占边区财政收入的50-85%,是边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见表1)。然而,国民党政府自1940年10月起,为了削弱八路军的有生力量,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对陕甘宁边区断供、断邮、断饷。这种严苛的封锁政策,致使大部分外援物资被切断,边区财政收入骤减,边区军民的生产生活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
  陕甘宁边区经济政策的实践内容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边区秘书长谢觉哉等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精神,依据同年8月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从当时延安和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经济、大力发展生产的经济政策。边区军民团结一心,艰苦创业,在开展军事斗争的同时,积极发展经济建设,很快就把贫瘠落后的陕甘宁边区变成了抗日民主的模范根据地。
  (一)农业政策
  1、土地政策
  抗日战争爆发后,阶级矛盾上升为民族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大局出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调动社会各阶层包括地主阶级的抗日救国积极性,及时主动的调整土地政策。1937年2月,中共中央停止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凡在苏维埃时代未被没收的土地,仍归地主所有,这一政策的废除使得许多迁往国统区的富农、有产者纷纷回流边区。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8月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立了减租减息这一战略性、兼顾性土地政策。这样既能安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