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17版
构建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路径研究
与测试、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等产业关键环节。扩大数字科技应用场景,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区块链等数字科技应用场景,推动数字产业业态不断创新。从需求端引导数字科技供给能力,提升“智能+”行业赋能水平,开展“5G+智能制造”“5G+智慧医疗”“5G+智慧教育”“5G+文化旅游”等应用示范,推动“智改数转”技术不断升级。
  (四)推动产业生态化,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现代产业体系的生态化支持系统体现在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引进都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一是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完善顶层设计,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明确绿色发展目标年度分解任务,推动落实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将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网格化统计监测体系,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区域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政府通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和行政手段,提高环境规制强度,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方式,加快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低碳调整,健全多元化、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工作。
  二是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逐步淘汰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产业落后产能,对钢铁、石化、建材、能源供热等重点行业开展节能和清洁生产改造,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为传统能源产业注入发展新动能,促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持续深化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规模;积极推进光伏农业,节水农业和循环农业。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及相关产业,加速能源绿色转型和替代。
  (五)深化改革开放,高效畅通内外双循环
  陕西应按照“内引外联、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思路,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构建高能开放型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高效畅通内循环。在推进“关中协同创新发展、陕北转型持续发展、陕南绿色循环发展”的总体发展框架下,关中、陕北、陕南三大区域加快产业和区域分工协作,三大区域深化与周边城市群战略合作,拓展区域发展合作空间。加强与沿黄省区全方位合作,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促进全流域生态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与长江流域开展生态保护合作,协同保护和修复秦岭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政策、项目、机制联动,以保护生态为前提适度引导产业跨流域转移;深度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密切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加强人才、技术、资本、教育、医疗、能源等优质要素交流互动。
  二是高质量对接外循环。加快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拓宽开放广度和深度。支持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对接国际规则标准,加快投资贸易便利化,健全吸引集聚全球优质要素的体制机制,强化国际交往功能。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战略通道作用,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高质量运营,加快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立陆港、空港相结合的临空产业体系。推广中俄丝路创新园“一园两地”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设海外生产加工基地,支持优势企业“走出去”,引导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建设“海外仓”。充分发挥会展对外开放平台作用,办好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杨凌农高会、丝绸之路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等会展活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着眼全国大局发挥自身优势明确主攻方向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载《人民日报》,2023-05-18。
  [2]刘振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时代特征、主要短板与政策建议》,载《金融时报》,2023-04-24。
  [3]洪银兴、任保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内涵和途径》,载《中国工业经济》,2023(02):5-16页。
  [4]任保平、张倩:《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中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评价及其构建路径》,载《中国经济报告》,2020(2):40-53页。
  [5]罗良文、梁圣蓉:《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实体经济的焦点难点、战略设计及路径选择》,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10页。
  [6]张爱玲、李娟:《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载《中国集体经济》,2022(12):61-63页。
  作者简介
  张爱玲 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