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9版
聚焦新质生产力 打造广西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家建立创新伙伴关系,打造面向东盟国家的制度型开放前沿,全面对接RCEP经贸规则,打造新质生产力要素集聚地。
  三是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通过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完善投资便利服务体系,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促进多要素便利流动。畅通监管渠道,探索新型监管体系。完善容错纠错机制,细化免罚事项,打造多元化数字信息平台,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以高水平营商环境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三)转换新旧动能:多链路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一是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引导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有序退出市场,推动延伸产业价值链,加大对相关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补贴力度,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打造一批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示范企业。
  二是推动尖端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承接转移,加大高端金属等新材料产业的引进与研发,增强电子信息、光学产业、智能终端等高端产业的研发力度,强化在云计算、前沿技术实验室等方面的平台建设,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打造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尖端产业集群。
  三是纵深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开放合作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做大蛋糕,在优化资源配置中推动区域融合,研究提出一批科技水平高、带动效应强、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大项目大举措。要统筹建立区域性科技技术交易市场,引进一批科技技术在桂扎根;加大科创投入,完善企业科研项目扶持机制,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新技术,完善各类研究的合作创新平台和机制建设,加强科教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释放创新活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四)厚植人才根基: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资源的投入与配置,充分保障人才质量,是广西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是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育。把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常抓不懈,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继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和人才政策支持力度。
  二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提高高校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健全科研评价激励机制,建强师资队伍。建立区内校际联动机制,促进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科研资源、人才资源、平台资源共享,用好互联网构建互联互通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健全产学研机制,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优秀人才深入企业交流。立足企业需求,开设紧缺人才学科,完善培养机制,强化人才储备。
  三是推动毕业生留桂就业创业。全面深入调研广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需求,结合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及专业优势,充分挖掘区内校友、校企和校地就业岗位资源,鼓励高校与企业、政府签订创新创业协议,力争让更多毕业生留桂就业、创业,提升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研究型人才留桂就业、创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拓宽本地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大本地人才培养力度。
  四是加强人才平台载体建设。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交流平台和面向东盟的国际人才高地。加强区内高科技领域人才培养,推动复合型人才跨行业流动,扎实推进人才数据库建设。整合本地优秀资源,打造专业领域人才品牌,促进三次产业之间人才要素转换,提高人才利用率,以高技术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
  五是完善长效人才吸引机制。建立以政府为主体、民营企业参与的人才引进机制,构建全方位人才引进渠道,及时了解、解决在桂人才的困难和需求。充分运用人才资金池,给予高层次人才相应的自主支配资金权限。建立健全人才配置、人才流动、人才考核、人才奖励机制。对促进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人才,要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人才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简介
  覃 娟 广西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族经济、民族政策、绿色发展等
  刘博伦 菲律宾莱西姆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国际合作、公共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