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西北地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关乎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生态节点与生态屏障,发展现代化特色农业,有利于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西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性明显,区域内农业包含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高原农业等,区域农业特色明显。近年来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总值逐年增长,但较东部地区农业生产力提升空间大,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可以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区域性的支柱产业,把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
(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果显著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果显著。西北各省区依托区域特色品种,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已打造出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比如陕西洛川苹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宁夏中宁枸杞、青海玉树牦牛、新疆库尔勒香梨等39个产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产值。西北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陕西苹果、猕猴桃总产量分别达到1372.1万吨和146.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1310亿元和203亿元。[2]甘肃聚焦“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已获批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农业产业强镇49个。[3]宁夏围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发挥区域特色延链条增效益,2023年“六特”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600亿元。[4]青海实施的牦牛、藏羊、油菜等3个产业集群,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家,产业化联合体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184家,带动农户达4.5万户,牦牛藏羊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累计达到327亿元。[5]新疆制酱番茄、酿酒葡萄、红辣椒、甜菜、打瓜、啤酒花、枸杞、红花、油葵、亚麻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逐步壮大,得益于区位优势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量也逐年增长。
(三)特色农业发展比较优势逐步凸显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现代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同时受土地、水资源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限制,地区传统农业并不具备优势。虽然在传统产业结构下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较差,但依靠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推广,地区传统的农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为农业生产打破了资源约束。得益于现代市场经济对传统无特色农产品需求已日渐淡化,而特色鲜明、品质高、污染少的农产品需求更加旺盛,西北地区生产方式相对绿色,区域内包含绿洲农业、戈壁农业、高原农业、河谷农业等多种具备地方特色的农业方式,产出产品独特、质优、经济价值高,发展绿色高质量农业生产的基础较好。
西北地区形成特色农业新质生产力进程中面临的困境
西北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比较优势明显,但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进程中仍面临产业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衔接不紧密、农业专业人才缺乏、龙头企业较少等因素影响等问题。
(一)产业链整合不完善,产品附加值较低
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不能只依靠科技创新,整合、延伸产业链,也是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受制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经营机制,西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处于较为初级阶段,产业链涉及农业产前农资产品、种植或养殖、农产品粗加工以及销售,且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关联松散,农业研发、储运、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缺失,“阻碍”了农业产业链向其他产业延伸的创新经营。
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如陕西洛川苹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宁夏中宁枸杞、青海玉树牦牛、新疆库尔勒香梨等大多作为粗加工产品销售或东部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附加值低、加工规模小、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不明显。产业链组织机制不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缺乏规划。农户、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信息沟通不畅通,生产者与市场之间沟通不畅,供应方、客户、购销三方各自为政,缺乏一批形式多样的市场中介组织来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资源无法市场化和商品化利用。
(二)产业布局与市场衔接弱,未能发挥特色产区优势
农业发展“轻市场、重资源”现象严重。由于空间距离上与市场较远,且发展以资源导向为主,西北地区在产业布局层面过于倚重本地农业资源,在响应市场需求方面较弱,容易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等问题,影响自身产业发展。如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都将肉牛与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对象,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饲草价格大幅提升,产品滞销,养殖成本上涨、消费市场饱和,养殖户与企业难以为继,产业发展陷入困境。
由于市场发育水平较低、农产品品类相近,西北地区主导性特色农业产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如陕西以“3+X”农业特色产业工程(苹果、奶山羊、棚室栽培)为抓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甘肃紧盯“牛羊菜果薯
(二)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果显著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果显著。西北各省区依托区域特色品种,围绕农产品生产基地已打造出一批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比如陕西洛川苹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宁夏中宁枸杞、青海玉树牦牛、新疆库尔勒香梨等39个产区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产值。西北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陕西苹果、猕猴桃总产量分别达到1372.1万吨和146.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1310亿元和203亿元。[2]甘肃聚焦“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已获批创建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农业产业强镇49个。[3]宁夏围绕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六特”产业发挥区域特色延链条增效益,2023年“六特”产业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600亿元。[4]青海实施的牦牛、藏羊、油菜等3个产业集群,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0家,产业化联合体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184家,带动农户达4.5万户,牦牛藏羊集群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累计达到327亿元。[5]新疆制酱番茄、酿酒葡萄、红辣椒、甜菜、打瓜、啤酒花、枸杞、红花、油葵、亚麻等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逐步壮大,得益于区位优势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量也逐年增长。
(三)特色农业发展比较优势逐步凸显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现代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同时受土地、水资源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限制,地区传统农业并不具备优势。虽然在传统产业结构下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较差,但依靠创新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推广,地区传统的农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为农业生产打破了资源约束。得益于现代市场经济对传统无特色农产品需求已日渐淡化,而特色鲜明、品质高、污染少的农产品需求更加旺盛,西北地区生产方式相对绿色,区域内包含绿洲农业、戈壁农业、高原农业、河谷农业等多种具备地方特色的农业方式,产出产品独特、质优、经济价值高,发展绿色高质量农业生产的基础较好。
西北地区形成特色农业新质生产力进程中面临的困境
西北地区在发展特色农业方面比较优势明显,但在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进程中仍面临产业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衔接不紧密、农业专业人才缺乏、龙头企业较少等因素影响等问题。
(一)产业链整合不完善,产品附加值较低
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不能只依靠科技创新,整合、延伸产业链,也是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受制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经营机制,西北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处于较为初级阶段,产业链涉及农业产前农资产品、种植或养殖、农产品粗加工以及销售,且各环节主体之间的关联松散,农业研发、储运、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缺失,“阻碍”了农业产业链向其他产业延伸的创新经营。
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如陕西洛川苹果、甘肃定西马铃薯、宁夏中宁枸杞、青海玉树牦牛、新疆库尔勒香梨等大多作为粗加工产品销售或东部食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材料,附加值低、加工规模小、产业链短,经济效益不明显。产业链组织机制不完善,产业链各环节缺乏规划。农户、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信息沟通不畅通,生产者与市场之间沟通不畅,供应方、客户、购销三方各自为政,缺乏一批形式多样的市场中介组织来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资源无法市场化和商品化利用。
(二)产业布局与市场衔接弱,未能发挥特色产区优势
农业发展“轻市场、重资源”现象严重。由于空间距离上与市场较远,且发展以资源导向为主,西北地区在产业布局层面过于倚重本地农业资源,在响应市场需求方面较弱,容易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过剩等问题,影响自身产业发展。如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都将肉牛与奶产业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对象,但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饲草价格大幅提升,产品滞销,养殖成本上涨、消费市场饱和,养殖户与企业难以为继,产业发展陷入困境。
由于市场发育水平较低、农产品品类相近,西北地区主导性特色农业产业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如陕西以“3+X”农业特色产业工程(苹果、奶山羊、棚室栽培)为抓手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甘肃紧盯“牛羊菜果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