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2版
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西北地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药”六大产业,宁夏大力发展“六特”产业(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青海重点培育6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牦牛、藏羊、青稞、油菜、蔬菜、生猪),新疆提出打造八大产业集群中涉及特色农业共4项(粮油、棉花、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产品)。各省区主导特色产业中畜牧业以牛羊肉为主,蔬菜多为冷凉蔬菜,水果以苹果、香瓜等西北常见瓜果为主,不能有效发挥产区特色,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低水平竞争,不利于促进西北地区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农业专业人才缺乏,龙头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由于西北地区在基础设施配套、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等方面均落后于东部地区,在引培人才方面难度较大。受专业设置、工作环境与薪酬影响,在全国层面农业专业技术与经营人才缺乏较为严重,西北地区农业人才缺口更大。由于西北地区农村在基础设施配套、教育医疗就业环境等方面均较为落后,大部分农业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受教育水平较低、数字化与信息化素养不高,加之尚未形成系统性、专业性的农业人才培训体系,导致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中高端要素支撑力整体不强。
  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链主”是核心。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链的“链主”,能有效地聚集、扩散与组织各种要素资源,发挥拉动和推动主导产业作用。截至2023年,西北地区共计有23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陕、甘、宁、青、新5省分别为54个、45个、27个、25个、79个,与2019年比增长74.2%,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龙头企业数量仍较为匮乏。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以新质生产力为依托,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同时可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转型,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动新质生产力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因此,对于特色农业来说,新质生产力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的深刻变革,是一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全方位突破。
  具体来说,一是要以创新为引领,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以协调为纽带,结合新质生产力布局“一县一业”的农业产业链,注重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韧性,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要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推动资源共享、市场互通、产业协同,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三是以绿色为导向,倡导生态友好型农业,推动农业的生态化发展,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如有机农业、生物防治等,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优化资源利用,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四是以开放为平台,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开展合作和投资,引入外资和技术,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全球化发展,加强与国际农业组织的合作,推动农业新技术和新模式在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要打造开放的市场环境,鼓励农业的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
  五是以共享为落脚点,建立农业技术共享平台,鼓励公共和私人部门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使这些技术能够被广泛传播和应用,同时也要激发农民积极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以此推动农业收入分配机制的共享。
  (二)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培育特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改变传统生产力,突出科技创新与驱动的作用与力量,才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一是改变农业传统生产力的要素依赖,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深化改革。在劳动力要素中,要引进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加强农业科研团队建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土地要素方面,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集约化经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在资本要素方面,要创新农业金融体系,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如农业保险、农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