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2版
文化视域下的青年婚恋观探赜
经》当中的《关雎》就把男女对于自由恋爱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并且随着改革开放逐渐深化,受国外恋爱观的影响以及许多浪漫爱情故事、影视等文化因素的影响,追求自由的恋爱观也逐渐深入人心。第二,执着专一的爱情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一日夫妻百日恩”等传统文化中流传下来的忠贞爱情观也深深影响着当代社会青年,许多爱情故事都在歌颂这种执着专一的爱情。第三,理智守规的婚姻观。在传统文化的婚恋观念里,遵守婚姻制度,守规矩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传统婚恋观,一旦成婚,即使夫妻一方去世,另一方宁愿鳏寡也不愿再婚。但随着社会发展,这种落后的传统观念也在逐渐被摒弃,但其中遵守规矩的、理智的婚恋观念仍被保留。
  (二)网络时代下形成的婚恋观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本来是为了更好更方便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电子设备逐渐被异化,使得原本的认知逐渐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分歧的出现。在现在网络时代,“毒鸡汤”等大量价值观偏离的信息被广泛传播,部分涉世未深的青年人也被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干扰,从而导致三观畸变。网络时代下形成的婚恋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懒婚、恐婚,不婚主义现象出现。现在社会上出现很多懒婚的大龄青年,这种懒婚现象并不是说他们不愿意结婚,而主要原因就是不愿社交,整天除了学习工作以外就是一个人独处,从来不参加所谓的集体活动,身边也没几个朋友,从而大大缩小了社交范围,懒婚也成为必然。恐婚则是因为看到太多所谓的婚姻不幸福,家庭暴力,婚内出轨,婚后生活带来的压力等现象的出现,并把此类现象放大化,从而认为所有婚姻都会出现问题,最终产生恐婚现象。不婚主义者则是由于思想改变,对于不确定或者认为婚姻无法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甚至还会降低生活质量,加之不婚主义价值观的传播,进一步形塑了不婚主义者的思想观念,从而导致不婚的结果。
  金钱至上的婚恋观念。这种所谓金钱至上的婚恋观是由于社会生活成本的增加,社会观念的改变,所谓“找金主”“找富婆”等网络现象的产生,折射出部分社会青年只为追求“高品质”生活而放下爱情,其一心只为追求高品质的物质生活。
  偏离伦理道德的婚恋观念。这种婚恋观念的形成是对“婚恋自由”的错误理解导致的,只为追求自己想要的“自由”,从而忽视了社会道德。这样的婚恋观念已不能称其为婚恋,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并且无法遵守相应的社会道德,更有甚者利用这类现象来骗取钱财,从中获利。
  当代青年婚恋现状分析
  (一)婚恋观呈现“冷热交替”
  当代青年群体的婚恋观念转变很大程度上与恋爱中的“热”和婚姻中的“冷”的反差有关,“当代青年人对于恋爱与婚姻表现出的‘冷’‘热’鲜明反差,表明这两者尽管都与人类的繁衍和基因延续有关,但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有本质区别,存在不同的社会心理基础。”[3]随着青年群体心理和生理的成熟,对于爱情的向往和生理的满足会驱使青年自发寻求异性关注,对于恋爱的向往也会愈发强烈,随着交往的开始,双方的好感和情愫也会逐渐上升,此时恋爱中的双方都会处于一种“火热”状态。随着时间推移,两性在相处过程中对于对方优点的发掘与期待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而随着双方了解的逐渐深入,对方的缺点也会逐渐暴露,此时对于恋爱双方的考验也正式到来,只是为了追求对方优点和新鲜感的恋爱逐渐被击溃,从而导致关系的“冷淡”,与之前的“热烈”形成鲜明对比。有的情侣在恋爱过程中逐渐发现对方的更多优点,同时也发现一些缺点,但此时价值观念相同的情侣都会从未来生活的角度去考量,这类情侣恋爱就会越来越稳固直至结婚。但随着婚后各种琐碎的事情也会击垮感情基础不够稳固的新婚家庭,最后也会导致婚姻破碎,导致双方冷言相对。而感情基础稳固的新婚家庭则会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不仅能够使得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还能深化彼此的感情。种种恋爱、婚姻的“冷与热”导致当代青年既向往又害怕恋爱与结婚,随着身边此类事件的增加和相关事件的传播,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这种“冷热交替”的婚恋观。
  (二)晚婚晚育现象较为普遍
  目前,在我国适龄青年群体中,晚婚晚育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社会现象,大多数适龄青年选择晚婚甚至不婚的意愿也在逐渐增加。这一现象的形成与如下类似观念紧密相关:“身边的朋友都不着急,我也不急”“比我年龄大的都还没结婚,我也不急”,或者是“现在结婚太早了,万一以后会遇到更好的呢”等等形成了一系列晚婚观念,充斥在当代青年的生活中。导致晚婚晚育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追求理想的婚姻。精致的、理想的婚姻追求者对于婚姻的要求和期望往往会高于现实,近年来“霸道总裁爱上灰姑娘”系列的电视剧备受青年女性欢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