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9版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惠 甜
◎2023年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青年专项研究课题“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关中地区城市协同发展路径探析”(项目编号:23QN12)
  城市协同发展是陕西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推动区域经济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近年来,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协同发展步伐日益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独特战略地位愈发显现,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但是依然存在核心区域虹吸效应明显、产业发展缺乏分工融合、资源要素缺乏有效流动、营商环境不均衡、宜商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一是合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动协同分工连通;二是依托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推动区域要素流通;三是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推动市场发展畅通;四是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动区域配置联通;五是破旧创新协同体制机制,推动利益有效融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格局。”[1]陕西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与“一带一路”的桥头堡,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与核心动力,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协调开放发展新格局的主战场。[2]陕西关中地区作为陕西中心腹地,南倚秦岭山脉,是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拥有区域优势互补、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多重叠加战略机遇。
  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协同发展现状
  陕西关中地区包括1个副省级城市、4个地级市和1个国家级示范区,分别是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以及杨凌示范区。近年来,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协同发展步伐日益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的独特战略地位愈发显现,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文旅产业一体化、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发展活力、经济实力、辐射能力大幅提升,区域联动发展态势日趋显现,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一)中心城市聚集辐射效应增强
  近年来,陕西关中地区确定了西安瘦身强体、西咸一体化、西渭协同以及西安与铜川、杨凌联动发展的方向目标。[3]西安作为陕西关中地区城市协同发展中心城市,拥有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家重要科研教育工业基地、历史文化特色国际化大都市等多重发展机遇,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国家战略地位不断提升,“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实现GDP破万亿元和人口破千万。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西安进一步强化国家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领域龙头带动、聚集辐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区域政策统筹协调能力提升
  近年来,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顶层设计进一步强化,先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实现关中跨越式发展规划》《陕西省“十四五”关中协同创新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明确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目标原则和重点任务。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