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因地制宜打造伙场庭院经济
郑家川村栖心川上民宿
黄土人家窑洞大院
园”建设,以产业生态化、伙场景观化、村组城镇化理念推动“产、景、村”融合发展。
站在巴拉素镇新庙滩村村民边海霞家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门前石柱上的家训牌“尊敬长辈、勤俭持家、和睦团结”,一条青砖铺成的小路直通到家,两侧的小栅栏围着四方形的小菜园,院墙外侧栽种着花草树木,不远处还建有共享草棚、公共水厕。
“过去,我家伙场里牲畜圈舍、旱厕、秸秆、菜园都圈在一块,木栅栏和铁丝网破破烂烂、东倒西歪。”边海霞说,现在,这里通过积极推进“打开围栏网子、拆除废弃房子、收回伙场盘子、摊好伙场份子、建起蔬菜棚子、饲草垛进棚子”六项举措,就地取材打造“伙场公园”。
据统计,2022年以来,榆阳区确定176个宜居示范村庄,实施改房、改圈、改厕“三改”工程8811户,砖硬化入户道路240公里,同时发展伙场经济,不仅为村民开拓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也让伙场变花园、村庄变景点。
农旅融合发展——“小业态”变“大产业”
郑家川村民宿不仅涵盖窑洞民宿、艺术主题院落、田园特色餐饮、农耕文化展示等,还在每年秋、冬季举办赏花月、冰雪节、陕北榆林过大年等系列活动,平均每年吸引20多万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尤家湾村先后引进黄土人家团队、拾光草堂集团公司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开发出特色餐饮、休闲农居、田园采摘、茶道等多种业态。2022年,为村集体带来近30万元收入。麻黄梁镇依托黄土地质公园景区,实施旧居改造和美丽田园建设,将农家院改造为“农家乐”,将葡萄园改造为采摘园,打造泛黄土地质公园伙场庭院经济示范带,进一步丰富了榆阳全域旅游新业态,让“方寸资源”真正变为“美丽经济”。
榆阳区坚持把培育文旅主导产业与发展伙场庭院经济结合起来,依托骨干型旅游景区,将周边和沿线伙场庭院升级改造,发展住宿、饮食等配套业态,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一站式服务。
利益联结共享——“小作坊”变“大车间”
走进岔河则乡伙场经济产品交易大厅,展架上陈列着全乡各个农业企业的风干羊肉、沙地马铃薯、鲜羊肉、老酸奶、山药等农特产品,工作人员通过线上宣传营销、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岔河则乡以小产业培育大市场,与大地种业集团公司深度合作,把推进市场化、品牌化建设作为发展伙场经济的有力抓手,建成年产3万吨玉米籽粒加工厂2个,打造岔河则伙场特色农产品展销厅,充分发挥品牌、渠道等优势,将手工酸奶、沙地马铃薯、草滩风干肉等30多类伙场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50多万元。
为了把农户嵌入到产业发展链条中,榆阳区还通过“政府搭台、商会助推、企业唱戏、群众参与”机制,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一体推进“沙地上郡”公共品牌运营和伙场庭院特色农产品展销,每年至少为镇级经济合作总社各分红10万元。镇级经济合作总社通过资源整合、项目引进、资金支持等方式,联合有条件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将现有玉米烘干、杂粮加工等小型加工作坊,整合为现代化加工厂,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抱团发展模式。
“伙场+种养”“伙场+采摘”“庭院+康养”“庭院+民宿”……广袤的榆阳大地上不断涌现出多种模式的发展路径,业态繁多的伙场庭院经济正在成为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2024年,榆阳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全年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突出抓好四条伙场庭院经济示范带建设,做大做强“伙场品牌”,努力将“伙场庭院经济”打造成为具有榆阳特色的“千万工程”实践路径。
黄土人家窑洞大院
园”建设,以产业生态化、伙场景观化、村组城镇化理念推动“产、景、村”融合发展。
站在巴拉素镇新庙滩村村民边海霞家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门前石柱上的家训牌“尊敬长辈、勤俭持家、和睦团结”,一条青砖铺成的小路直通到家,两侧的小栅栏围着四方形的小菜园,院墙外侧栽种着花草树木,不远处还建有共享草棚、公共水厕。
“过去,我家伙场里牲畜圈舍、旱厕、秸秆、菜园都圈在一块,木栅栏和铁丝网破破烂烂、东倒西歪。”边海霞说,现在,这里通过积极推进“打开围栏网子、拆除废弃房子、收回伙场盘子、摊好伙场份子、建起蔬菜棚子、饲草垛进棚子”六项举措,就地取材打造“伙场公园”。
据统计,2022年以来,榆阳区确定176个宜居示范村庄,实施改房、改圈、改厕“三改”工程8811户,砖硬化入户道路240公里,同时发展伙场经济,不仅为村民开拓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也让伙场变花园、村庄变景点。
农旅融合发展——“小业态”变“大产业”
郑家川村民宿不仅涵盖窑洞民宿、艺术主题院落、田园特色餐饮、农耕文化展示等,还在每年秋、冬季举办赏花月、冰雪节、陕北榆林过大年等系列活动,平均每年吸引20多万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尤家湾村先后引进黄土人家团队、拾光草堂集团公司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开发出特色餐饮、休闲农居、田园采摘、茶道等多种业态。2022年,为村集体带来近30万元收入。麻黄梁镇依托黄土地质公园景区,实施旧居改造和美丽田园建设,将农家院改造为“农家乐”,将葡萄园改造为采摘园,打造泛黄土地质公园伙场庭院经济示范带,进一步丰富了榆阳全域旅游新业态,让“方寸资源”真正变为“美丽经济”。
榆阳区坚持把培育文旅主导产业与发展伙场庭院经济结合起来,依托骨干型旅游景区,将周边和沿线伙场庭院升级改造,发展住宿、饮食等配套业态,实现“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一站式服务。
利益联结共享——“小作坊”变“大车间”
走进岔河则乡伙场经济产品交易大厅,展架上陈列着全乡各个农业企业的风干羊肉、沙地马铃薯、鲜羊肉、老酸奶、山药等农特产品,工作人员通过线上宣传营销、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增收致富。
近年来,岔河则乡以小产业培育大市场,与大地种业集团公司深度合作,把推进市场化、品牌化建设作为发展伙场经济的有力抓手,建成年产3万吨玉米籽粒加工厂2个,打造岔河则伙场特色农产品展销厅,充分发挥品牌、渠道等优势,将手工酸奶、沙地马铃薯、草滩风干肉等30多类伙场特色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50多万元。
为了把农户嵌入到产业发展链条中,榆阳区还通过“政府搭台、商会助推、企业唱戏、群众参与”机制,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一体推进“沙地上郡”公共品牌运营和伙场庭院特色农产品展销,每年至少为镇级经济合作总社各分红10万元。镇级经济合作总社通过资源整合、项目引进、资金支持等方式,联合有条件的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合作,将现有玉米烘干、杂粮加工等小型加工作坊,整合为现代化加工厂,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抱团发展模式。
“伙场+种养”“伙场+采摘”“庭院+康养”“庭院+民宿”……广袤的榆阳大地上不断涌现出多种模式的发展路径,业态繁多的伙场庭院经济正在成为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2024年,榆阳区将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全年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突出抓好四条伙场庭院经济示范带建设,做大做强“伙场品牌”,努力将“伙场庭院经济”打造成为具有榆阳特色的“千万工程”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