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驻村群像录
陈仓区广播电视台派驻县功镇李家崖村驻村工作队员杨军栋
杨军栋:李家崖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思考
我叫杨军栋,是陈仓区广播电视台派驻县功镇李家崖村驻村工作队员。李家崖村地处县功镇西北部,距镇政府10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692户2533人。全村总面积为19.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00多亩,林地面积5980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核桃、花椒、中药材和劳务输出为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李家崖村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都是有拖累出不了家门的人,病残患者、行动不便的人,再就是上年纪的老人,村里的农业生产基本依靠这些人来支撑。面对山区产业发展单一滞后,难以留住年轻人的现状,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好这部分人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走访中,一些年过六旬但身体还挺硬朗的老人告诉我,前年、去年还去城里打个工,一天挣个百八十块钱,现在超过60岁了,到哪儿打工人家都不要了,只能回家干地里的活。一些脱不开身在家带小孩或者照顾老人的中、青年人都是闲的无聊,聚在村头、广场,东家长、西家短。还有一些一无技术,二无本事,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智力能力欠缺的人更是无所事事。
乡村振兴,如何振兴?
在几次邀请乡贤能人回家乡献计献策座谈中,在基层工作了大半辈子的村委会副主任魏彩祥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说,乡村振兴在现有情况下,能在外面打工创业的就在外面打工创业,希望他们能做大做强,来回报社会。但就我们李家崖村来说,现在,在外面打工创业者很难回来,因为这牵扯两个方面的难题:个人就业、家庭发展与乡村发展的平衡问题,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好的基础和平台。
入户走访,偌大一个村民小组,只有三五户人家门开着,其余一年到头几乎无人,除非老家有亲戚朋友婚丧嫁娶,他们才偶尔回来一两趟,办完事转身就走。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了,而乡村振兴阵地在农村,所以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留守村民的出路问题,特别是银发力量的再就业问题。
李家崖村具有做好柴胡产业的优势:一是陈仓区被誉为中国柴胡基地,县功镇正在建设中国柴胡城二期项目,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二是连续多年为脱贫户免费发放柴胡种子近万斤,群众认可度高,发展有一定基础。三是山坡地面积大,特别是村组有一些连片的机动地,可以大面积、连片种植,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大。四是作务相对简单,人人都可参与,在解决现有留守人员就业的基础上,还能吸引人员人才回流。我们调查发现,李家崖村的农户基本上都种植柴胡,但各户种植收益却很不均衡,有的农户一亩柴胡卖一两千元,有的却卖到了六七千元。
今年62岁的村民李更生,2019年在村上修路的边坡地按科学作务方式种植柴胡近1亩,平时闲来无事就往柴胡地里跑,到2022年,近1亩柴胡卖了7000多元,一下子出了名。与李更生聊起种柴胡的事,他异常高兴地说科学作务很重要。如今他家种了10亩柴胡。今年柴胡收购价格好,每斤45元左右。他爱人高兴地说,眼下柴胡已经卖了上万元,忙得是不亦乐乎。邻里说:老李老了、老了,出外打工没人要,没想到在家种柴胡也能挣到大钱。
村民解彩明也把80%以上的坡地都种上了柴胡,他和父亲及家人闲暇就到地里除草追肥,这几年,年年到收获季节都有柴胡可收,一卖就是上万元。
走访知民情,细思解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觉得在现有条件下,要将李家崖村柴胡产业做大做强,最关键的就是要用身边鲜活的事例,宣传科学作务与一般粗放作务之间的差距,切实抓好村民的科技种植培训力度。我们抓住这些致富典型,进组入户广为宣传,并协助村上向村民免费发放柴胡种子7000多斤,引导大家大力发展柴胡种植,目前全村柴胡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亩,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主导产业。
与村党总支书记尚珠宝聊起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事情,他也是豪情满满。目前全村柴胡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6万斤,收入达480多万元,占到全村人均纯收入的近半数。不仅他看好柴胡产业,群众也有很大的发展欲望,对流转土地连片做大做强充满信心。
乡村振兴,让农村有能力有体力的银发力量参与其中,也不失为一种新动能。
杨军栋:李家崖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思考
我叫杨军栋,是陈仓区广播电视台派驻县功镇李家崖村驻村工作队员。李家崖村地处县功镇西北部,距镇政府10公里,全村辖14个村民小组,692户2533人。全村总面积为19.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00多亩,林地面积5980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植核桃、花椒、中药材和劳务输出为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李家崖村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都是有拖累出不了家门的人,病残患者、行动不便的人,再就是上年纪的老人,村里的农业生产基本依靠这些人来支撑。面对山区产业发展单一滞后,难以留住年轻人的现状,如何充分挖掘利用好这部分人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走访中,一些年过六旬但身体还挺硬朗的老人告诉我,前年、去年还去城里打个工,一天挣个百八十块钱,现在超过60岁了,到哪儿打工人家都不要了,只能回家干地里的活。一些脱不开身在家带小孩或者照顾老人的中、青年人都是闲的无聊,聚在村头、广场,东家长、西家短。还有一些一无技术,二无本事,大钱挣不来,小钱不愿挣,智力能力欠缺的人更是无所事事。
乡村振兴,如何振兴?
在几次邀请乡贤能人回家乡献计献策座谈中,在基层工作了大半辈子的村委会副主任魏彩祥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说,乡村振兴在现有情况下,能在外面打工创业的就在外面打工创业,希望他们能做大做强,来回报社会。但就我们李家崖村来说,现在,在外面打工创业者很难回来,因为这牵扯两个方面的难题:个人就业、家庭发展与乡村发展的平衡问题,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好的基础和平台。
入户走访,偌大一个村民小组,只有三五户人家门开着,其余一年到头几乎无人,除非老家有亲戚朋友婚丧嫁娶,他们才偶尔回来一两趟,办完事转身就走。
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挣钱了,而乡村振兴阵地在农村,所以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留守村民的出路问题,特别是银发力量的再就业问题。
李家崖村具有做好柴胡产业的优势:一是陈仓区被誉为中国柴胡基地,县功镇正在建设中国柴胡城二期项目,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二是连续多年为脱贫户免费发放柴胡种子近万斤,群众认可度高,发展有一定基础。三是山坡地面积大,特别是村组有一些连片的机动地,可以大面积、连片种植,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大。四是作务相对简单,人人都可参与,在解决现有留守人员就业的基础上,还能吸引人员人才回流。我们调查发现,李家崖村的农户基本上都种植柴胡,但各户种植收益却很不均衡,有的农户一亩柴胡卖一两千元,有的却卖到了六七千元。
今年62岁的村民李更生,2019年在村上修路的边坡地按科学作务方式种植柴胡近1亩,平时闲来无事就往柴胡地里跑,到2022年,近1亩柴胡卖了7000多元,一下子出了名。与李更生聊起种柴胡的事,他异常高兴地说科学作务很重要。如今他家种了10亩柴胡。今年柴胡收购价格好,每斤45元左右。他爱人高兴地说,眼下柴胡已经卖了上万元,忙得是不亦乐乎。邻里说:老李老了、老了,出外打工没人要,没想到在家种柴胡也能挣到大钱。
村民解彩明也把80%以上的坡地都种上了柴胡,他和父亲及家人闲暇就到地里除草追肥,这几年,年年到收获季节都有柴胡可收,一卖就是上万元。
走访知民情,细思解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觉得在现有条件下,要将李家崖村柴胡产业做大做强,最关键的就是要用身边鲜活的事例,宣传科学作务与一般粗放作务之间的差距,切实抓好村民的科技种植培训力度。我们抓住这些致富典型,进组入户广为宣传,并协助村上向村民免费发放柴胡种子7000多斤,引导大家大力发展柴胡种植,目前全村柴胡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亩,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主导产业。
与村党总支书记尚珠宝聊起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事情,他也是豪情满满。目前全村柴胡年产量已经达到了16万斤,收入达480多万元,占到全村人均纯收入的近半数。不仅他看好柴胡产业,群众也有很大的发展欲望,对流转土地连片做大做强充满信心。
乡村振兴,让农村有能力有体力的银发力量参与其中,也不失为一种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