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观视域下乡村振兴的基本意蕴和实践进路
兴的具体建设目标和任务要求,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4]这二十字方针所体现的五大目标任务是相互联系的有机体,需要我们既要把握二十字方针的科学内涵,还要把握好这二十字方针所蕴含的五大目标任务的内在逻辑性和相互关联性。[5]
我国农村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城市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据统计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约为2.39,收入差距依然明显。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后如何在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样的更高要求下全面建设乡村。所谓农业强就是要真正实现农业强国,农业强国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村美要求不仅要有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更要有传承乡村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让农民真正实现口袋和脑袋同时富有的“富农民”。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党中央提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必将实现。
(二)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的辩证关系彰显乡村振兴系统的关联性
系统的相关性,也被称为系统的关联性,它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与其他系统、系统与其构成要素、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以及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之间呈现出普遍联系的特性,这些联系的特点是相互依赖、制约和影响的。系统相关性要求我们不但重视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会对该系统的发展进度和发展方向有影响,而且强调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同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不能只注重乡村振兴系统中结构、要素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要重点处理“乡村振兴”(系统)与“城市发展”(系统)的关系。乡村和城市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乡村与城市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个健康的社会,必然是乡村和城市和谐发展的社会。
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6]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开放以农村作为突破口,以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带动和帮助其他领域的改革,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三农”思想。邓小平同志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7]他也意识到,农村作为微观主体,也要实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1984年,邓小平同志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强调,“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8]“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9]江泽民同志认为,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在于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胡锦涛同志在深入考察城乡发展状况、工农关系变化后提出“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农村改革的目标,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一时期是践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加强调城乡融合发展。2021年1月,党中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首次将县域定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以县级为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和制度缺陷,强调从制度上打通城乡之间要素平等交换与双向流动的通道。紧接着,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以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举措落实落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求我们要在人才、土地、产业、公共设施等领域,正确处理“城市”和“乡村”的辩证关系,真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三)因地制宜破解地区发展差异问题彰显乡村振兴系统的差异性
从全局来看,系统既有整体性,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但每个系统中各个构成要素既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乌杰指出,差异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动力的根源。针对系统和差异的辩证关系,他进一步指出,系统是差异存在的根据,差异是系统存在的表征。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这个系统工程中,由于地理因素、政策因素、历史因素以及发展水平因素导致不同地区发展程度都不同,发展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不能一刀切,要与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相联系,要正确把握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差异变化,而
我国农村发展水平还不高,与城市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据统计资料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约为2.39,收入差距依然明显。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后如何在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样的更高要求下全面建设乡村。所谓农业强就是要真正实现农业强国,农业强国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农村美要求不仅要有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更要有传承乡村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让农民真正实现口袋和脑袋同时富有的“富农民”。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党中央提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必将实现。
(二)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的辩证关系彰显乡村振兴系统的关联性
系统的相关性,也被称为系统的关联性,它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与其他系统、系统与其构成要素、系统内部的各要素,以及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之间呈现出普遍联系的特性,这些联系的特点是相互依赖、制约和影响的。系统相关性要求我们不但重视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会对该系统的发展进度和发展方向有影响,而且强调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也同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我们不能只注重乡村振兴系统中结构、要素与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要重点处理“乡村振兴”(系统)与“城市发展”(系统)的关系。乡村和城市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乡村与城市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个健康的社会,必然是乡村和城市和谐发展的社会。
1926年,毛泽东同志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6]邓小平同志领导的改革开放以农村作为突破口,以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带动和帮助其他领域的改革,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三农”思想。邓小平同志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7]他也意识到,农村作为微观主体,也要实行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1984年,邓小平同志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中外代表时强调,“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8]“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9]江泽民同志认为,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在于大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胡锦涛同志在深入考察城乡发展状况、工农关系变化后提出“两个趋向”的科学论断。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农村改革的目标,以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协调发展。这一时期是践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更加强调城乡融合发展。2021年1月,党中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首次将县域定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以县级为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和制度缺陷,强调从制度上打通城乡之间要素平等交换与双向流动的通道。紧接着,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2021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以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突破口,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举措落实落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求我们要在人才、土地、产业、公共设施等领域,正确处理“城市”和“乡村”的辩证关系,真正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三)因地制宜破解地区发展差异问题彰显乡村振兴系统的差异性
从全局来看,系统既有整体性,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但每个系统中各个构成要素既呈现出不同的运动状态,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乌杰指出,差异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动力的根源。针对系统和差异的辩证关系,他进一步指出,系统是差异存在的根据,差异是系统存在的表征。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这个系统工程中,由于地理因素、政策因素、历史因素以及发展水平因素导致不同地区发展程度都不同,发展侧重点也有所差异。在推动乡村振兴进程中,不能一刀切,要与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相联系,要正确把握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差异变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