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5版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牧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研究
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党的民族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行动指南,确立民族共识、巩固集体认同、铸牢整体意识,激发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建设性与能动性,推动党的民族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党的民族工作的新突破和新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草原牧区现代化的内在联系
  草原牧区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更是文化认同、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通过加强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可以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草原牧区中国式现代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只有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其次,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要求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实施更精准的政策、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各民族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来。通过促进各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可以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草原牧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推进草原牧区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民族特点等因素,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事业取得更大成效。
  草原牧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草原牧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草原牧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一)生态环境压力
  随着牧区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草原资源面临过度利用的压力,生态退化问题日益严重,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有效保护草原生态,是牧区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政策和技术措施,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保护生态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是牧区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二)经济转型困难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牧区的传统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路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是牧区现代化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牧民生计面临转型。如何在牧民生计转型过程中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是牧区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牧区仍存在不少短板。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相互交织,影响了草原牧区的整体发展。需要加强投入和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牧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策略
  牧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既面临着诸多挑战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需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动草原牧区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
  草原牧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意味着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这一理念的核心在于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为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草原牧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如草原生态草牧业、绿色草业、草原生态旅游业等。这些产业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为当地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二是推广绿色技术:鼓励和支持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如节水灌溉、节肥技术、可再生能源等。这些技术有助于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针对草原牧区的特点,推进生态治理和修复,并认真梳理生态修复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加以解决。加大对退化草地、沙化土地等生态系统的治理和修复力度,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