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6版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牧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研究
    深化草原牧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各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任务。

为生态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维护民族地区意识形态安全,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深化草原牧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增强各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任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宣传教育等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民族团结知识,提高农牧民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和实践成果,营造和谐共处的社会氛围,引导广大农牧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国家观以及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让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激发他们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加强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是推动牧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推进牧区现代化的同时,要注重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这不仅可以丰富牧区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增强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牧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在推进牧区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将各民族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注重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合作。通过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教育合作等方式,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形成共同发展的强大合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保障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基础。在民族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都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民族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党的建设是引领和推动牧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牧区得到有效落实,为牧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对于促进牧区经济、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推进草原牧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完善组织制度和工作机制,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推进牧区现代化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选拔任用一批懂草原、爱草原、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