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发展路径研究
需要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但财政资金有限且缺乏合理规划,资金主要投入在社区环境建设和治理方面,对产业振兴投入不足。后续政府部门的经济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才能促进社区良性健康发展。
(三)社区居民的生计方式存在困境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的谋生方式主要为就地就业和外出务工两种。在和顺家园社区,居民经历了从以土地为生到依赖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居民的日常生活开销都要靠买卖进行,与过去自给自足式的农耕模式差异较大,这势必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由于当地就业工资较低,当日常开销超过家庭收入时,居民内心就会产生落差感和不适应,进而降低居民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目前绝大多数居民会选择外出务工谋生,造成留守在当地的大多是儿童和老年人,青壮年劳动力缺失,阻碍当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存在困境
在乡村生活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有规律的农事活动,既解决了日常开支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又丰富了精神生活。搬迁后,人们脱离了土地和农业生产,一些居民由于年龄限制也无法去当地工厂务工,内心深处难免产生落寞和无所适从的情绪。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的劳动作息呈现个性化和分散化特征。先前在农村进行的互帮互助型农事活动的大幅度减少降低了居民之间的交往,社区独栋独户的空间和有限的公共场所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具封闭性和独立性,大大减少了居民的交往频率,使得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熟悉感降低。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多山地区,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是安康寻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对和顺家园社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推动安康地区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发挥社区价值生产能力
社区的基础是人,只有充分发挥社区的价值生产能力,让广大居民真正体会到搬迁后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居民才会对社区充满归属感和幸福感,进而选择留在本地工作而非外出务工。为此,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社区价值生产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一是发挥政策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兴建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拉动当地经济健康发展。发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毛绒玩具四大新的主导产业,扶持多样化的工业发展,加速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强以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飞地经济园区。以“新邻里”为载体,带动工业规模发展,重点建设现代工业系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安康作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把发展生猪、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五大富硒特色产业作为助农稳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四大新的产业为支柱,不断强化名牌,加速建立绿色、生态、可再生的工业系统。三是推动行业一体化发展,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把技术创新和产业效率结合起来,同时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的产业做好,把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做好。在产业结构上,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业的融合发展上,把延链补链强链作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包括富硒产业、旅游康养、新型材料产业群。
(二)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
易地扶贫搬迁完成后,如何盘活现存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经济效益,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更好融入社区生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提高居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当大量人口从分散的农村迁移到城镇集中居住后,原有的土地大多闲置下来。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入股或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盘活,将经济收入用于社区建设或补贴社区居民生活。另一方面,在政府助农政策支持下引进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经济林等作物增加收益。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用,坚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善管理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规模。
(三)提升居民职业素养,以技能创造新生活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布局,不仅要靠产业发展夯实物质基础,而且要靠文化和科技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在市场经济下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的技能,使其拥有更多职业选择的能力,缓解生计困难的现状。一是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居民专业技能。二是搭建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渠道。通过劳力登记平台,将企业招聘信息及时提供给村民;通过土地资源交易平台,对搬迁户的闲置土地进行登记,以便有企业踩点时可以快速联系农户;通过农副产品展示和销售平台,对农户进行电商培训,探索实体和电商结合的农产品发展之路。
(四)丰富文化交往活动,提升居民归属感
面对搬迁前后迥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三)社区居民的生计方式存在困境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的谋生方式主要为就地就业和外出务工两种。在和顺家园社区,居民经历了从以土地为生到依赖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居民的日常生活开销都要靠买卖进行,与过去自给自足式的农耕模式差异较大,这势必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成本。由于当地就业工资较低,当日常开销超过家庭收入时,居民内心就会产生落差感和不适应,进而降低居民的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目前绝大多数居民会选择外出务工谋生,造成留守在当地的大多是儿童和老年人,青壮年劳动力缺失,阻碍当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存在困境
在乡村生活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有规律的农事活动,既解决了日常开支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又丰富了精神生活。搬迁后,人们脱离了土地和农业生产,一些居民由于年龄限制也无法去当地工厂务工,内心深处难免产生落寞和无所适从的情绪。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的劳动作息呈现个性化和分散化特征。先前在农村进行的互帮互助型农事活动的大幅度减少降低了居民之间的交往,社区独栋独户的空间和有限的公共场所使得居民的生活更具封闭性和独立性,大大减少了居民的交往频率,使得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熟悉感降低。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多山地区,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是安康寻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对和顺家园社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推动安康地区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发展本地特色产业,发挥社区价值生产能力
社区的基础是人,只有充分发挥社区的价值生产能力,让广大居民真正体会到搬迁后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居民才会对社区充满归属感和幸福感,进而选择留在本地工作而非外出务工。为此,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社区价值生产能力就显得尤为关键。一是发挥政策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兴建产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拉动当地经济健康发展。发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毛绒玩具四大新的主导产业,扶持多样化的工业发展,加速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强以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和飞地经济园区。以“新邻里”为载体,带动工业规模发展,重点建设现代工业系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二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安康作为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把发展生猪、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五大富硒特色产业作为助农稳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四大新的产业为支柱,不断强化名牌,加速建立绿色、生态、可再生的工业系统。三是推动行业一体化发展,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把技术创新和产业效率结合起来,同时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的产业做好,把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做好。在产业结构上,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产业的融合发展上,把延链补链强链作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包括富硒产业、旅游康养、新型材料产业群。
(二)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
易地扶贫搬迁完成后,如何盘活现存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将其转化为可利用的经济效益,增加居民收入,使居民更好融入社区生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提高居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当大量人口从分散的农村迁移到城镇集中居住后,原有的土地大多闲置下来。政府可以通过土地入股或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盘活,将经济收入用于社区建设或补贴社区居民生活。另一方面,在政府助农政策支持下引进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经济林等作物增加收益。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积极作用,坚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善管理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规模。
(三)提升居民职业素养,以技能创造新生活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布局,不仅要靠产业发展夯实物质基础,而且要靠文化和科技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在市场经济下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居民的技能,使其拥有更多职业选择的能力,缓解生计困难的现状。一是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居民专业技能。二是搭建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创业的渠道。通过劳力登记平台,将企业招聘信息及时提供给村民;通过土地资源交易平台,对搬迁户的闲置土地进行登记,以便有企业踩点时可以快速联系农户;通过农副产品展示和销售平台,对农户进行电商培训,探索实体和电商结合的农产品发展之路。
(四)丰富文化交往活动,提升居民归属感
面对搬迁前后迥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