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5版
文化振兴进程中乡村文化治理的实践路径
村成员的精神生活,打造乡村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孝村依托“孝子刘霞”文化资源,修建孝文化广场,塑造刘霞雕塑,绘制孝文化宣传墙,同时制作秦腔古典戏曲《孝子刘霞》,让村民直观感受到孝道文化、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通过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发挥优秀乡村文化吸引人、感召人与教育人的作用,提升村民对优秀乡村文化的认可度与归属感,培养村民良好的思想道德,铸就乡村社会的精神家园。
  (二)文化治理需要营造社会良好氛围,培育乡村文明风尚
  树立文明乡风是文化治理的重要目标。乡村文化治理以公共文化作为治理内容和工具,通过乡村公共文化凝聚人心、移风易俗、树文明新风,从而实现高效乡村治理。[11]在文化治理中,强调注重对乡村社会氛围的塑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可以通过榜样激励、模范表彰等形式达成文化认同与价值共识,激发乡村居民对乡村文明风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形成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孝村村委会定期组织村民进行“好公婆”“十大孝子”等评选活动,通过互相评比,评出模范代表,在村内树立道德模范,彰显孝村“以德修身、以身孝亲”的良好乡村风尚。通过文明乡风激发乡村成员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进而增进乡村的文明程度和社会氛围。
  (三)文化治理需要建立乡村社会秩序,规范乡村成员行为
  文化治理需要建立乡村社会秩序,规范乡村成员行为。文化治理通过传承优秀乡村文化的核心价值,培养乡村居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维护乡村社会文明风尚,进一步影响乡村成员行为。乡村文化治理在社会治理层面能超越国家机器的力量,发挥乡村文化治理的独特优势,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对村民有效的道德制约和思想规制。[12]孝村以弘扬孝道文化、树立乡村文明新风为精神纽带,凝聚各方力量,营造社会敬老、子女孝老、村组爱老的乡村秩序。除此之外,该村修建居家养老日间照料中心并为建立健康档案与预警机制,解决老人养老问题。在此基础上,鼓励村民主动参加彭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参与敬老助老服务。文化治理以文化共识和德治教化建立乡村社会秩序,明确乡村成员的责任义务,规范成员的行为选择,维护乡村社会公序良俗。
  参考文献
  [1]胡惠林:《乡村文化治理能力建设:从传统乡村走向现代中国乡村——三论乡村振兴中的治理文明变革》,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1):50-66页。
  [2]张森、顾海娥:《文化治理的理论源流、反思与现实路径》,载《社会科学辑刊》,2024(01):97-104页。
  [3]张波、李群群:《乡村文化治理的行动逻辑与机制创新》,载《山东社会科学》,2022(03):110-117页。
  [4]谢延龙:《“乡村文化”治理与乡村“文化治理”:当代演进与展望》,载《学习与实践》,2021(04):116-122页。
  [5]袁硕、李少惠:《乡村公共文化治理中的合作生产: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载《图书与情报》,2024(01):99-109页。
  [6]胡杨:《基于文化治理视角的乡村美育发展:价值、困境与路径》,载《重庆社会科学》,2022(06):47-58页。
  [7]李晶:《乡村传统文化治理体系的现代性构建》,载《图书馆论坛》,2020(03):15-22页。
  [8]舒坤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载《人民论坛》,2022(03):123-125页。
  [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人民日报》,2022-10-26(001)。
  [10]唐任伍:《文化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载《国家治理》,2023(14):30-35页。
  [11]丁波:《乡村文化治理的公共性建构:一个分析框架》,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7):69-78页。
  [12]孙绍勇、周伟:《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的实然审视与应然图景》,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5):104-113页。
  作者简介
  申旭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管理
  王盛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
  常佳锐 甘泉县林草资源服务中心,研究方向为农村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