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6版
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困境、伦理意蕴与实践路径
张梦雨 汪晓莺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如何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构筑农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成为了重要课题。本文从乡村振兴视域出发,首先分析了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农民的主体性构建、乡村文化的重构、乡村发展定位以及乡村生活改善等方面。随后,本文深入探讨了构筑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伦理深蕴,包括共荣共富的伦理理念,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伦理精神,以及农民富足、民众富裕和民生幸福的伦理情怀。最后,本文提出了构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包括教育、文化、生态等多方面。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1]其核心远不止经济指数的纵向增长,更在于如何实现农村的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构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关键任务。共同富裕不仅意味着物质层面的充足,更包括思想文化、伦理和社会环境的全面提升。通过对现实困境的分析、伦理深蕴的挖掘以及路径的探索,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向前发展。
  乡村振兴视域下构筑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困境
  (一)农民主体性构建:如何转换为乡村振兴新农人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民是参与主体,[2]因此打造高素质新农人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目标。农业是乡村的基础产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其首要任务。[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小农经济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培养具有现代化视野的新农人成为当务之急。然而,这一转变过程中面临着多重困难,包括教育资源的不足、传统观念的束缚、创新意识的缺乏等。
  首先,教育资源的不足是新农人主体性构建的障碍之一。在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设施、教师队伍、教育经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使得乡村青年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影响了他们成为新农人的能力和意愿。并且由于乡村经济发展较落后,很难吸引到外来人员来充实教育队伍。
  其次,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制约了新农人的成长。长期以来,社会对农业劳动的传统认知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以及新时代农民的发展,导致了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农业。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阻碍了新农人的培育和发展。
  此外,创新意识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往往以惯性思维为主导,缺乏对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的敏感性,难以应对当下复杂多变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环境。因此,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推动新农人主体性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乡村文化重构:如何把握时代脉搏
  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灵魂,[4]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文化也要适应新的社会要求,实现重塑。随着城市化发展,农村大多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导致农村人口减少,乡村文化无法良好的延续与发展。由此,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引导乡村文化向更加开放、包容、进步的方向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便需要对乡村文化进行科学的识别和评估,准确把握乡村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明确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需要改革和更新的。将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也要鼓励乡村文化的创新,打破人们对乡村文化的思维定势,引入现代元素,使之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当代乡村发展的需要。加强乡村文化的开放与交流也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