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8版
基层干部“能力躺平”问题探析
业知识和管理技能,增强应对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和执行力。其次,乡村振兴战略对基层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过硬的业务技能,又需要出色的领导力。培训通过强化基层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更好的回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再次,培训有助于基层干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信息科技的支持下,基层干部能够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科学决策,推动社会治理和农村管理的现代化。最后,基层干部是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工作力量,其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培训不仅提高了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更强调服务理念和技能。培训不仅提高了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更强调服务理念和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基层干部“能力躺平”现象分析
  干部躺平是当前基层治理中面临的一项严峻问题,其主要表现为思想躺平和能力躺平两类。思想躺平指的是干部在工作中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主要表现为“不担当、不作为、不主动、不务实”。而能力躺平是指干部在执行工作时缺乏专业能力和执行力,主要表现为“不会为、不敢为、错作为、无成效”。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的干部往往也缺乏学习和提升能力的动力,思想躺平会进一步加剧能力躺平。另一方面,能力躺平的存在也会进一步加剧思想躺平。缺乏专业能力和执行力的干部往往会因为工作无法顺利完成而产生沮丧和消极情绪,从而进一步影响其责任心和进取心的培养。无论是思想躺平还是能力躺平,都会对基层工作带来消极影响。思想躺平往往根源于文化、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解决思想躺平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相比之下,基层干部能力躺平则可以通过短期内的技能培训和专业指导来实现。而且技能培训本身可能会激发干部的学习动力和责任感,在培训过程中也能够潜移默化地缓解思想躺平问题。因此,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基层干部躺平问题,要从破解能力躺平问题入手。
  处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基层干部普遍面临着能力躺平、本领恐慌的挑战,这一现象在日常办公中尤为明显。领导们期望员工能准确领会领导精神并完成诸如撰写材料、制作演示幻灯片等工作时,缺常常感叹“求贤若渴”。举例而言,许多基层干部缺乏熟练使用数据处理功能的能力。这一功能不需要输入文字,只需简单输入固定公式,即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类比较、全局研判和异常识别,从而为领导提供高质量的决策依据。更具体地说,其中的“数据透视”功能甚至无需使用复杂的函数公式,却鲜有人能够熟练使用。再如,在文职人员与上级、同事、下级讨论、校对文稿时, Word中的“修订”功能可以自动标出每个修改者对文稿所做的所有改动,并用不同颜色进行标示,但绝大部分基层干部对该功能的存在毫无了解。
  深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层干部过去的培训体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却相对欠缺实际操作中的应用。这导致了一些基层干部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不适应,更倾向于延续过去熟悉的方法,而不愿意尝试新的理念和技术。加之基层干部普遍受到教育水平的制约,这也限制了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缺乏先进的管理和领导理念,在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时可能难以灵活应对。其次,工作环境和组织文化对基层干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基层干部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一套固定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这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被视为一种安全感,他们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加之基层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部分基层干部在面对新的问题时选择依然套用老办法,而不愿意尝试新的工作方法,这些情况削弱了基层干部追求进取心和创新的意识。最后,绩效观念和奖惩机制对基层干部的行为也产生重要影响。一些地区的工作绩效评定机制可能过于单一,对创新工作缺乏有效的奖励,对工作失误的惩罚机制过于严苛,使得基层干部更倾向于保守行事,不愿意更不敢主动追求进取和创新。同时,社会对基层干部的期望和评价标准,以及对成功和失败的定义,都塑造了一种相对保守、不愿冒险的不良观念。这种传统的绩效观念也影响基层干部自我提升和创新。在一些地区,“干部看重在位时间,而不是工作成效”“避免冒险,保持相对低调,是被社会接受和认可的方式”“宁愿什么都不做也不要犯错”等不良观念严重影响基层干部的工作态度与实际成效。
  破解基层干部“能力躺平”需要强化对在职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关键在于自我学习和在职培训。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自发行为,而培训则往往是被动的接受。对于善于自我学习探索的人,即便没有培训亦能长期胜任工作。然而,对于自律性较差、不善自我学习探索的人来说,单位组织的有效培训成为缓解“能力躺平”的有效手段。对于基层干部而言,技术技能的重要性超过了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换言之,只有通过实际的业务技能培训,才能有效破解能力躺平的问题。然而,当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