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6版
高校辅导员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工作策略
社团组织建立“无人售货”诚信驿站,将售货站台设置在校园各个位置,根据不同场景需求提供不同的售货服务,在教学楼售卖书本纸笔,在生活区售卖饮用水、零食等。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诚信书架、共享漂流伞等项目,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方便高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这个过程中,辅导员可以贯彻“诚信”“互帮互助”等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文化学习体验,更能带动全校师生一同创建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氛围。需要注意的是,辅导员在营造校园文化学习氛围时,要有规划地完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避免出现教育形式碎片化、教育内容娱乐化等问题。
  (三)重视网络教育渗透
  信息时代,各种价值观在高校融合碰撞,并衍生出多种思想理念。高校辅导员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可以依托“互联网+”新媒体,搭建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信息平台,定期发布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实现网络教育渗透。例如,借助网络平台发布学生制作的中国传统文化短视频、经典影视作品剪辑,展示校内书法、民间传统乐器等比赛的优秀作品,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同时,辅导员要不断提高网络平台管理能力和问题分辨能力,及时删除诽谤、恶意中伤等不当言论,并根据言论内容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公之于众,阻止事态恶性化发展。
  数字化时代信息收集手段变得多样化,高校网络媒体平台不仅能够实现文化输出,还能够收集学生信息。辅导员可以通过点赞、订阅数量,分析学生日常阅览内容,了解在校学生感兴趣话题,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学生感兴趣话题进行结合,完成“润物无声”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例如,某历史题材电影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有较高话题度时,电影上映期间,辅导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一些与电影相关的背景信息,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深刻体会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进行数据收集整理时,由于数据存在一定的隐私性质,辅导员要具备职业道德观念,严禁将学生个人信息贩卖给第三方,违者需要进行责任追究。[3]
  (四)开展社会教育实践
  教育活动应立足于实际,高校辅导员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要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实践加强文化认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例如,辅导员可以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主题旅游,旅游地点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文化背景的景点,如陕西秦始皇坟墓、河南开封府、洛阳龙门石窟等。在观览建筑景物的同时,结合设施的建筑背景及年代,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艺术特点,完成中国传统文化渗透。
  作为从学生到社会人员的身份转变重要时期,大学生多处于迷茫状态,面对各方诱惑,也为自己未来发展感到焦虑。同时,大部分学生没有生活压力,社会阅历不足,没有意识到当下生活的幸福。高校辅导员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式教育工作时,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懂得“知足常乐”,以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未来生活。辅导员可以开展社会调研活动,针对当下热点话题进行探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引导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并发表个人看法。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者服务,鼓励学生去养老院、福利院,帮助老人、孩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产生情感共鸣,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幸运,理解友爱、奉献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4]
  结 论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责任主体,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时,要结合渗透式教育模式,利用其“润物无声”的教育特点,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完成文化思政教学结合。同时,高校辅导员要丰富校园教育活动,结合网络平台、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提高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鼓励学生了解、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参考文献
  [1]吴珊:《新媒体环境下荆楚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艺术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思考》,载《新闻研究导刊》,2024(4):213-215页。
  [2]李防:《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探讨》,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2):175-178页。
  [3]唐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民族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德育价值探究——以壮族地区山歌传统文化为例》,载《文山学院学报》,2023(6):101-106页。
  [4]石慧:《“三个课堂,三线贯通”实现“德育为先,五育融合”——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改革初探》,载《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12):216-219页。
  作者简介
  刘爱琴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