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7版
党史学习教育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方面的实现路径研究
张宇斐
国家助学贷款宣传工作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学生资助专项课题“党史学习教育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方面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ZJY1211)
  国家提出“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创新资助育人形式”的新要求,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化和长效化的全党教育活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神资助”,进一步促使落实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达到高校立德树人核心育人目标。本文据此研究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内涵及表现,分析了党史学习教育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融合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对学生资助工作全面领导,有利于突破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困境,有利于助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的转型创新。探究构建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的实现路径,包括开展基层党建,建立党团青年志愿者联动机制;形成多层次的资助育人机制;理论联系实际,互助体验实践。

  早在党的十六大时期,为了解决经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业问题,国务院就已经开始建立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形成了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缓交学费、学费补偿与贷款代偿以及退役士兵教育资助为主要方式的学生资助体系,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然而,长期以来的学生资助主要以物质帮助为主,没有关注“育人”问题,导致很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现精神贫困问题,缺乏自强自信精神、诚信感恩理念、责任使命教育,甚至衍生出一些心理问题,此后越来越多研究和政策开始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倾斜。
  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了“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创新资助育人形式”的要求。《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力度。肖慧认为学生资助应该采用“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相契合”协同机制。梁小池认为应当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融入思政教育,在满足其物质基础外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仝立人、史笑晗认为高校本身就有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元素和学生资助工作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思政课堂内容,还能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精神品质,填补学生精神贫困不足。
  党史学习教育是我党在2021年开展的一项全党教育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2022年提出将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常态化和长效化,并将其融合到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