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4版
以制度创新激发深层次改革: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企业全周期成长的要素匹配与政策供给
李 好
◎四川省软科学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3JDR023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企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为新时期加快推进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在于要从物流通道逐步迭代转向产业走廊、经济走廊。从这个角度上看,企业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活力之源,也是筑牢高质量发展“底座”的市场主体,其能级潜力、市场活力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新时代西部地区经济版图的变迁。全会强调,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从发达城市的实践看,“大水漫灌”“烧钱砸钱”式企业支持方式已经逐步淡出,产业扶持理念正由“点状分散思维”向“生态系统思维”转变,企业扶持方式正由“资金支持”向“服务支撑”和“公平机会”转变,政策受惠主体正由“聚焦大企业”向“扶持大中小企业”并重转变,企业培育措施正从“招大引强外延发展”向“注重外引内培发展”转变。因此,必须顺应产业政策、微观政策向需求前端前移、向定向精准发力的演进趋势,在精确捕捉沿线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创新政策设计、优化资源配置,更好满足不同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政府要素匹配的需求,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动力。
  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企业全周期要素匹配需求研析
  (一)初创型企业亟须创业支持助其跨越死亡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致力于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要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初创型企业一般资产少、资金少、风险高,98%的初创企业存活时间不超过2.5年。在走访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部分企业时发现,对金融、载体的需求尤为强烈,具体表现为:有的关注创业贷款、天使投资等金融支持,缺乏启动资金是初创型企业的最大痛点,但由于自身缺乏抵押物,银行一般敬而远之,企业普遍希望政府提供更多创业贷等金融支持,其中科技型种子企业渴求天使投资青睐;有的关注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双创载体支持,新型孵化器集成了共享式办公空间、基础运营、资源对接、行业交流、知识产权、创业导师等多项服务,企业希望通过形成“政府奖补孵化器、孵化器反哺企业”的良性机制,低成本地获取创业公共服务,在创业苗圃中孵化成长。
  (二)成长型企业对要素供给的共性需求与日俱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鼓励和规范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成长型企业正处于技术积累、市场拓展、品牌扩张期,因而更加关注创新支持、平台支撑、市场应用和金融服务协同。调研沿线企业时发现,有的希望深度嵌入创新链网络,加大对设立工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的综合支持,科技型高成长企业更加关注扩大科技创新券补贴范围与额度,希望严格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简化申报手续、缩短兑现期;有的希望获得更多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应急周转等金融服务,部分高成长性的“单打冠军”“隐形冠军”渴望登陆资本市场、获得后续的风险投资;有的数字经济企业对实验新场景、应用新场景供给的呼声高涨,迫切希望产品服务能够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推动本地示范应用。
  (三)跨区域企业对市场开拓等需求更加迫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调研发现,有的企业更加关注市场开拓支持,期盼营造更加公平统一的省内省外市场环境,支持企业向市州转移非核心生产环节、输出优势品牌技术;有的企业关注名优品牌创建推广,期盼加强市外市场成都品牌的战略培育布局;有的企业关注上市融资,期盼加大上市辅导、培育力度,创新地方要素市场,助推企业主板、创业板、新三板等资本市场上市挂牌、交易融资。
  (四)跨国企业对优化外贸外资体制等营商环境需求更为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