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雕塑:为旅游场景带来一种新的可能
西安昆明池·七夕公园的鹊桥仙
甘肃张掖的霍去病战匈奴
数字雕塑成为丰富旅游场景的重要元素
城市化时代,雕塑艺术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构成元素。城市雕塑不仅有可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还有美化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作用。同时,城市雕塑也是当下场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城市雕塑声名远播的西安昆明池·七夕公园三度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圆满完成了央视七夕晚会的录制工作,晚会播出后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反响,不仅提升了这个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七夕文化的传承、发扬与创新拓展了无限空间,成为西安乃至全国挖掘历史文化元素、实现文旅融合的样本之一。
2017年落地于陕西省西安市渭河景区的雕塑作品《渭河情》,是魏兆辉创作生涯中的第一座全数字雕塑作品,也标志着他的数字雕塑进入创作全盛期。
“过去做传统雕塑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作品,现在三天就能完成。而且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程度无不让人惊讶和赞叹。”这一年,他和他的公司接手了大量的城市雕塑作品的创作,其中就包括为昆明池·七夕公园创作系列作品。随着《鹊桥仙》《贺牛生日》《蝶恋花》《二十六婚系列》陆续落地,七夕公园拥有了最核心的文化元素。用一位游客的话来讲:“这些雕塑或纪念碑式的建筑不仅具有装饰和美化的作用,更能够通过其独特的造型和主题,向游客传达景区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倘若没有这些点明主题的雕塑的存在,昆明池也就是平常的湖泊景观,至于七夕文化更无从讲起。”
昆明池·七夕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时,《丝路商贸》《汉代百戏》《汉代爱情故事》等十五组汉文化情景雕塑系列作品也在昆明池景区云汉商业街建成。魏兆辉说,昆明池景区52座雕塑作品,有51座是他们公司创作完成的数字雕塑。
魏兆辉的数字雕塑创作,在西部各省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2018年,他创作的《李汉通》《羊台古牧》落地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2018年4月,《医学名人雕像系列》7件作品落地陕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9月,《霍去病驻扎马站村》《铁马掌传奇》落地甘肃省张掖市马占村;2019年9月,《脸谱系列装饰项目》落地陕西省西影厂电影艺术体验中心序厅;2020年4月,《护佑》落地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妇幼保健医院;2020年4月,《年轻的城》落地新疆石河子市站前广场;2021年8月《荷塘月色》《诗韵画卷》《甘州八景》落地甘肃省张掖市水云乡景区;2022年,《高老庄系列》落地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临泽县;2022年,《杨家将系列》落地陕西省神木市杨家城景区。
最近,魏兆辉又在为甘肃省的一座烈士陵园设计作品。他在创作和制作数字雕塑的过程中发现,数字雕塑的造价与制作速度,还有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方式与造型,非常适合各地革命纪念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项目的需要。魏兆辉的体会是,通过科技的赋能,雕塑艺术能呈现出有别于传统雕塑的炫酷与科幻的视觉效果,或者能引发观者对艺术与科技关系的深入思考。
“艺术创作的核心在于观念和情感的表达,科技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特别是进入AI时代后,艺术家更应利用科技手段拓展创作的可能性,实现更高层次的艺术表达。在魏兆辉看来,“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新,更需要内容和表达上的突破。只有如此,才能使数字艺术既保留科技的炫目效果,又不失艺术的深度和温度。”
(本文图片由魏兆辉本人提供,特此致谢!)
甘肃张掖的霍去病战匈奴
数字雕塑成为丰富旅游场景的重要元素
城市化时代,雕塑艺术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构成元素。城市雕塑不仅有可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还有美化城市、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的作用。同时,城市雕塑也是当下场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城市雕塑声名远播的西安昆明池·七夕公园三度携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圆满完成了央视七夕晚会的录制工作,晚会播出后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反响,不仅提升了这个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七夕文化的传承、发扬与创新拓展了无限空间,成为西安乃至全国挖掘历史文化元素、实现文旅融合的样本之一。
2017年落地于陕西省西安市渭河景区的雕塑作品《渭河情》,是魏兆辉创作生涯中的第一座全数字雕塑作品,也标志着他的数字雕塑进入创作全盛期。
“过去做传统雕塑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作品,现在三天就能完成。而且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完美程度无不让人惊讶和赞叹。”这一年,他和他的公司接手了大量的城市雕塑作品的创作,其中就包括为昆明池·七夕公园创作系列作品。随着《鹊桥仙》《贺牛生日》《蝶恋花》《二十六婚系列》陆续落地,七夕公园拥有了最核心的文化元素。用一位游客的话来讲:“这些雕塑或纪念碑式的建筑不仅具有装饰和美化的作用,更能够通过其独特的造型和主题,向游客传达景区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倘若没有这些点明主题的雕塑的存在,昆明池也就是平常的湖泊景观,至于七夕文化更无从讲起。”
昆明池·七夕公园建成并对外开放时,《丝路商贸》《汉代百戏》《汉代爱情故事》等十五组汉文化情景雕塑系列作品也在昆明池景区云汉商业街建成。魏兆辉说,昆明池景区52座雕塑作品,有51座是他们公司创作完成的数字雕塑。
魏兆辉的数字雕塑创作,在西部各省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2018年,他创作的《李汉通》《羊台古牧》落地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2018年4月,《医学名人雕像系列》7件作品落地陕西省肿瘤医院;2019年9月,《霍去病驻扎马站村》《铁马掌传奇》落地甘肃省张掖市马占村;2019年9月,《脸谱系列装饰项目》落地陕西省西影厂电影艺术体验中心序厅;2020年4月,《护佑》落地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妇幼保健医院;2020年4月,《年轻的城》落地新疆石河子市站前广场;2021年8月《荷塘月色》《诗韵画卷》《甘州八景》落地甘肃省张掖市水云乡景区;2022年,《高老庄系列》落地甘肃省张掖市张掖临泽县;2022年,《杨家将系列》落地陕西省神木市杨家城景区。
最近,魏兆辉又在为甘肃省的一座烈士陵园设计作品。他在创作和制作数字雕塑的过程中发现,数字雕塑的造价与制作速度,还有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表达方式与造型,非常适合各地革命纪念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旅游项目的需要。魏兆辉的体会是,通过科技的赋能,雕塑艺术能呈现出有别于传统雕塑的炫酷与科幻的视觉效果,或者能引发观者对艺术与科技关系的深入思考。
“艺术创作的核心在于观念和情感的表达,科技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工具。”特别是进入AI时代后,艺术家更应利用科技手段拓展创作的可能性,实现更高层次的艺术表达。在魏兆辉看来,“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创新,更需要内容和表达上的突破。只有如此,才能使数字艺术既保留科技的炫目效果,又不失艺术的深度和温度。”
(本文图片由魏兆辉本人提供,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