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榆林文旅之翼
《歌从陕北来》陕北民歌进京专场文艺演出现场
非遗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回归日常的榆林非遗
榆林市位于陕西最北部,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有一条始建于明朝的老街,总长近2公里,从南至北,依次排列着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6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楼阁,享有“南塔北台中古街,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独特的历史空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榆林“非遗+旅游”业态发展提供了土壤。
榆阳区非遗展示馆就位于这条老街,馆内建有两个展厅、两个剧场,还有石雕、泥塑、剪纸、刺绣、银匠、柳编等15个非遗传习室。而最令人惊叹是一个长9米、宽3.6米的泥塑沙盘,沙盘工艺非常精细,建筑上的细节、人物的表情都很清晰。“这是由5名非遗传承人花费近七个月时间制作完成的,按1:100比例再现的榆林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古城全貌。”榆阳区文化馆馆长刘豐介绍,“这沙盘里有217个四合院、72道巷子、15个楼阁,连九龙壁、文庙、莲花池等榆林旧有的名胜古迹以及振武门、宣威门、魁星楼等早已被毁坏的建筑也一一还原。”
非遗展示馆内的“榆阳书场”是陕北说书的舞台,每周六开本说书,免费向观众开放。“榆阳书场至今已说过459场,目前正在讲的是《珍珠汗衫记》。”刘豐翻着记录本说,“‘非遗小剧场’一周演出三天,包括民歌、榆林小曲、清涧道情等,已经演过1238场。”
这些演艺平台的建设,使得榆林的非遗项目再次成为当地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每逢重要传统节日,榆林各地都会组织开展非遗项目集中展演,更是热闹非凡。尤其自2017年起,榆林打造“陕北榆林过大年”文化旅游品牌,每年春节期间举办陕北秧歌展演、千人演唱陕北道情等系列活动,影响甚广。
2022年初,榆林制定出台15条加强非遗保护工作举措,将原本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的每年200万元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增加到每年3000万元,同时要求各县市区配套经费不低于200万元,市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在原有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1.2万元补助。
相关部门的重视、民间的欢迎,使得非遗在榆林成为一种时尚。榆林连续举办6届陕北民歌艺术节、6届“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4届陕北民歌大赛、4届面花文化节和镇北台千人老腰鼓汇演。以非遗元素创排的艺术精品,累计获得国家级群星奖5个、省级群星奖20多个。先后有30余个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累计开展活动25万场次。
2023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位列其中。
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做了系统部署,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8个方面的内容,对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实施落地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九霞认为,旅游发展赋予文化遗产新功能,为文化遗产提供展示场景、功能需求和活态使用者,使得原本仅仅作为保护对象的遗产有机会走进消费者的视野,并在文化持有者的日常生活中得以活化,这便是文化遗产的旅游化。节庆、音乐等民族传统文化可在旅游化的过程中实现活态传承,重现于当地居民的日常聚会、休闲生活中,从而实现本土休闲方式的循环再生。
走出国门的陕北民歌
说起陕北民歌,人们常用“唱红了天、唱恸了地、唱出了一个欢天喜地”来概括,这分别对应的是《东方红》《哀乐》和《春节序曲》,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而随着《东方红》《走西口》《兰花花》等陕北民歌广被传唱,陕北民歌已经成了代表中国的品牌。
2010年1月31日晚,“陕北民歌维也纳新春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精彩上演,榆林民歌手赵大地等民歌演唱家与捷克布尔诺国家爱乐乐团、捷克高德木斯合唱团共同演绎了多首陕北民歌。这是陕北民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迈出国门,在欧洲产生巨大的反响。
非遗文化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回归日常的榆林非遗
榆林市位于陕西最北部,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区有一条始建于明朝的老街,总长近2公里,从南至北,依次排列着文昌阁、万佛楼、星明楼、钟楼、凯歌楼、鼓楼6座明清建筑风格的楼阁,享有“南塔北台中古街,六楼骑街天下名”的美誉。独特的历史空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榆林“非遗+旅游”业态发展提供了土壤。
榆阳区非遗展示馆就位于这条老街,馆内建有两个展厅、两个剧场,还有石雕、泥塑、剪纸、刺绣、银匠、柳编等15个非遗传习室。而最令人惊叹是一个长9米、宽3.6米的泥塑沙盘,沙盘工艺非常精细,建筑上的细节、人物的表情都很清晰。“这是由5名非遗传承人花费近七个月时间制作完成的,按1:100比例再现的榆林南塔北台、六楼骑街的古城全貌。”榆阳区文化馆馆长刘豐介绍,“这沙盘里有217个四合院、72道巷子、15个楼阁,连九龙壁、文庙、莲花池等榆林旧有的名胜古迹以及振武门、宣威门、魁星楼等早已被毁坏的建筑也一一还原。”
非遗展示馆内的“榆阳书场”是陕北说书的舞台,每周六开本说书,免费向观众开放。“榆阳书场至今已说过459场,目前正在讲的是《珍珠汗衫记》。”刘豐翻着记录本说,“‘非遗小剧场’一周演出三天,包括民歌、榆林小曲、清涧道情等,已经演过1238场。”
这些演艺平台的建设,使得榆林的非遗项目再次成为当地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每逢重要传统节日,榆林各地都会组织开展非遗项目集中展演,更是热闹非凡。尤其自2017年起,榆林打造“陕北榆林过大年”文化旅游品牌,每年春节期间举办陕北秧歌展演、千人演唱陕北道情等系列活动,影响甚广。
2022年初,榆林制定出台15条加强非遗保护工作举措,将原本纳入市级财政预算的每年200万元非遗保护专项经费增加到每年3000万元,同时要求各县市区配套经费不低于200万元,市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在原有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1.2万元补助。
相关部门的重视、民间的欢迎,使得非遗在榆林成为一种时尚。榆林连续举办6届陕北民歌艺术节、6届“陕北榆林过大年”系列活动、4届陕北民歌大赛、4届面花文化节和镇北台千人老腰鼓汇演。以非遗元素创排的艺术精品,累计获得国家级群星奖5个、省级群星奖20多个。先后有30余个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走进社区,累计开展活动25万场次。
2023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新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陕西省榆林市)位列其中。
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对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做了系统部署,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家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8个方面的内容,对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实施落地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九霞认为,旅游发展赋予文化遗产新功能,为文化遗产提供展示场景、功能需求和活态使用者,使得原本仅仅作为保护对象的遗产有机会走进消费者的视野,并在文化持有者的日常生活中得以活化,这便是文化遗产的旅游化。节庆、音乐等民族传统文化可在旅游化的过程中实现活态传承,重现于当地居民的日常聚会、休闲生活中,从而实现本土休闲方式的循环再生。
走出国门的陕北民歌
说起陕北民歌,人们常用“唱红了天、唱恸了地、唱出了一个欢天喜地”来概括,这分别对应的是《东方红》《哀乐》和《春节序曲》,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而随着《东方红》《走西口》《兰花花》等陕北民歌广被传唱,陕北民歌已经成了代表中国的品牌。
2010年1月31日晚,“陕北民歌维也纳新春音乐会”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精彩上演,榆林民歌手赵大地等民歌演唱家与捷克布尔诺国家爱乐乐团、捷克高德木斯合唱团共同演绎了多首陕北民歌。这是陕北民歌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迈出国门,在欧洲产生巨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