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跨境旅游合作的“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发展新模式
合作等多领域的活动。
配合体系化建设,探索建立“以资源换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由企业为周边国家提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周边国家以资源作为交换条件。促进与周边国家道路、口岸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品质。鼓励引进国内国际强力企业参与跨境旅游合作区项目建设,注重引进发达地区力量,重点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水平的大湾区(粤港澳)的资金、人才、经验和项目支持,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共同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快速发展和系统发展。大力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中国旅游产业基金、丝路基金等对跨境旅游合作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10]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把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成为具有示范区功能的典型性合作区,要立足前沿,站位先进性。新时代的先进性可以体现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置于新时代背景,以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和质量效益为主要特征。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结构创新的多维度提升旅游业新质生产力,为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强化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赋予跨境旅游合作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开展合作创新,加强政策合作,健全合作模式,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体制。制定政策措施,跨境合作区成立跨境旅游合作建设领导小组,由参与建设的双多边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定期举行会晤,商讨合作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国家层面成立政府主导的对外协调机构,建立国际间的工作协调机制,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沟通与协调,促进多国项目合作,开展双边多边的外交、旅游、边防、商务、质监、海关、公安等诸多部门的合作。加强国家间、城市间、景区间合作,统筹安排,有序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文化、旅游及经贸项目的实施,完善法律服务机制,协调解决跨境合作面临的问题。
其次,要推进模式创新,建立便捷的运行方式。明确和落实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层面组织文旅、口岸、海关、边检等部门会商,进一步明确政策定位,优化配套政策,赋予合作区更大的先试先行权限,给予独享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实现跨境游客凭身份证“自由跨境”的政策,以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旅游要素自由便利、安全有序流动,进一步激活跨境旅游市场潜力。授权合作区所在地方边境口岸城市的地方政府,与相关国家口岸城市的地方政府共同成立跨境旅游合作区内的管理机构,负责合作区的经营开发和日常管理工作,推动合作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快速处理各种应急事件。
最后,要注重科技创新,发展现代文旅新业态。率先推进数字运营建设,推进文化数字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赋能跨境旅游合作区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升生产者、消费者和人民群众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文旅装备与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一带一路”文旅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文旅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建设。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挖掘合作区拥有的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强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在合作区平台、产品的应用,用虚拟导览、历史重现、线上演播、沉浸互动等方式提高项目魅力,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电竞、直播等领域创新,培育文旅新业态,发展跨国文化旅游的数字贸易,建立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优、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11]
参考文献
[1]黄艳梅、胡超:《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有何开创性意义》,中国新闻网官方账号,2023-09-19。
[2]陈一帆:《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试运营观察》,载《环球》,2023,12(26)。
[3][4][5][6][9]课题组调研材料:《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试运营情况》等。
[7]许立勇、周从从:《“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策略研究——沿边开放发展调研报告》,民盟中央课题组,群言出版社,2023(12)。
[8][10]胡抚生:《“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思考》,载《旅游学刊》,2017,32(5)。
[1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23〕17号)。
作者简介
何 颖 广西区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国际文化交流
杨乐燕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漆亚莉 南宁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文化旅游
配合体系化建设,探索建立“以资源换基础设施”建设机制,由企业为周边国家提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周边国家以资源作为交换条件。促进与周边国家道路、口岸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品质。鼓励引进国内国际强力企业参与跨境旅游合作区项目建设,注重引进发达地区力量,重点是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水平的大湾区(粤港澳)的资金、人才、经验和项目支持,强强联合,互利共赢,共同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快速发展和系统发展。大力争取国家旅游发展基金、中国旅游产业基金、丝路基金等对跨境旅游合作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10]
(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把全国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成为具有示范区功能的典型性合作区,要立足前沿,站位先进性。新时代的先进性可以体现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置于新时代背景,以创新驱动、科技支撑和质量效益为主要特征。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和结构创新的多维度提升旅游业新质生产力,为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强化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赋予跨境旅游合作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开展合作创新,加强政策合作,健全合作模式,建立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体制。制定政策措施,跨境合作区成立跨境旅游合作建设领导小组,由参与建设的双多边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定期举行会晤,商讨合作区建设的重大问题。国家层面成立政府主导的对外协调机构,建立国际间的工作协调机制,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加强沟通与协调,促进多国项目合作,开展双边多边的外交、旅游、边防、商务、质监、海关、公安等诸多部门的合作。加强国家间、城市间、景区间合作,统筹安排,有序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区文化、旅游及经贸项目的实施,完善法律服务机制,协调解决跨境合作面临的问题。
其次,要推进模式创新,建立便捷的运行方式。明确和落实跨境旅游合作区发展定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层面组织文旅、口岸、海关、边检等部门会商,进一步明确政策定位,优化配套政策,赋予合作区更大的先试先行权限,给予独享的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实现跨境游客凭身份证“自由跨境”的政策,以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旅游要素自由便利、安全有序流动,进一步激活跨境旅游市场潜力。授权合作区所在地方边境口岸城市的地方政府,与相关国家口岸城市的地方政府共同成立跨境旅游合作区内的管理机构,负责合作区的经营开发和日常管理工作,推动合作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快速处理各种应急事件。
最后,要注重科技创新,发展现代文旅新业态。率先推进数字运营建设,推进文化数字化、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赋能跨境旅游合作区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提升生产者、消费者和人民群众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文旅装备与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一带一路”文旅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文旅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建设。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挖掘合作区拥有的文化资源,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加强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在合作区平台、产品的应用,用虚拟导览、历史重现、线上演播、沉浸互动等方式提高项目魅力,发展数字创意、数字出版、网络视听、动漫、电竞、直播等领域创新,培育文旅新业态,发展跨国文化旅游的数字贸易,建立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优、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11]
参考文献
[1]黄艳梅、胡超:《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有何开创性意义》,中国新闻网官方账号,2023-09-19。
[2]陈一帆:《首个跨境旅游合作区试运营观察》,载《环球》,2023,12(26)。
[3][4][5][6][9]课题组调研材料:《中越德天(板约)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试运营情况》等。
[7]许立勇、周从从:《“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策略研究——沿边开放发展调研报告》,民盟中央课题组,群言出版社,2023(12)。
[8][10]胡抚生:《“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思考》,载《旅游学刊》,2017,32(5)。
[1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23〕17号)。
作者简介
何 颖 广西区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国际文化交流
杨乐燕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漆亚莉 南宁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