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8版
论仵埂文学批评思想和评论个性
李 红
  本文从三个方面诠释了仵埂文学批评思想和评论个性:其一是评论者从精神高地、内省内修和坚守与悲悯对作家主体进行的审视;其二是评论者的批评个性,表现为“在场性”的亲和力、个性鲜明的立场以及强势的质疑力;其三是评论者的伦理守护与凡人视角。这是仵埂文学批评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2022年6月,《华文月刊》推出了仵埂的文学批评专题,其中包括李星《学院派批评的范式和可能——以仵埂的文学批评为例》、周燕芬《批评家的文化立场与独立思想——读仵埂〈文学之诗性与历史之倒影〉》两篇评论文章,以及仵埂自己的三篇文学评论《论作家的内心生活》《小说的伦理精神》《乡村传统伦理与阶级意识的博弈》。本文试图从以上的文章中诠释仵埂的文学批评思想和批评个性。
  评论者对作家主体的审视
  仵埂文学批评里有昂扬明亮的色调,有他“对作家主体的生命意识和美感经验”的极端重视与执着,这源于仵埂对生命、对文学的深切认知和高度自觉,也源于仵埂对社会、对人类美好的期待与高度责任感。
  (一)精神高地的批评高度
  在《论作家的内心生活》一文中,仵埂把作者比作“侵入者”,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伟大精神与健康情感的传布者”,[1]指出“侵入者”愈是强大,他侵入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伟大精神与健康情感的传布者”,必须也只有站在一个精神高地,才有穿透、唤醒、引导读者的资格和能力。“侵入者”的提出,体现的是仵埂对人、对人的本质,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关系的深切体悟。
  柏拉图将不朽的方式分为肉体生殖和精神生殖,认为身体生殖力旺盛的人喜欢接近女人,喜欢生子生女,以达不朽;心灵生殖力旺盛的人却喜欢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植入别人心里,以求传播延续,而达不朽。根据柏拉图理论,仵埂认为写作者就属于心灵生殖力旺盛的人,认为所有的写作就是冲着用思想征服千百万人去做的。[2]伟大的创作者都是成功的侵入者,而成功侵入的首要条件,就是找到所有人内心具有的东西,找到千万人内心埋藏着的愿望。因为只有了解了千万人的需要,懂得了千万人的心愿,才有可能触动千万人内心的柔软,在千万人的内心激起巨大冲动、魅惑和力量,在千万人心里引起共鸣,最后被千万人所接受。
  因此,仵埂提出作为一个写作者,必须建立自己的“精神高地”。“精神高地”的提出,是对充分了解民众意愿的肯定和升华,也是“优胜劣汰”法则的必然选择。虽然“作者在本能上有着将自己思想传播的原本愿望,但是,社会在接纳这些传播中,却有着强烈的选择性”。[3]物竞天择,人类都会“选择那些内心世界宽阔强大、情感深沉的作品作为营养自己民族的养料”。[4]
  在《论作家的内心生活》中,仵埂高度赞扬托尔斯泰让俄国专制阴冷统治下的人们,感受到了温暖和仁慈,并称他笔下的聂赫留多夫让“我们看到了人本身的希望。人并不会完全被欲望所支配左右,放纵自己、将自我作为标准、无限放大自己的私欲,只是道德堕落者的丑行”,[5]说这是伟大的托尔斯泰给予俄国人民的,也是给予整个人类的。托尔斯泰的例子既论证了“精神高地”对于侵入成功的必须和必要,更指出了作为一个写作者的责任和担当。这决定了伟大的作家,要从民族利益出发,为人类未来选择,肩负重托,恒久坚定,是一个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使自己作为一个强大“侵入者”必须具有的精神高度和审美境界。
  (二)内省内修的批评深度
  在仵埂看来,能够呈现作家天赋、秉性、气质的个体面貌正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作者的个性在作品里呈现得愈强烈,其作品“可识别度”越高,作品也就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