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7版
厚植传统文化根基 筑牢文化自信之魂
    皮影戏研学

学中,传递给学生。
  (一)深挖文本,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依旧生机勃勃、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语文课本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是学生认识世界、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母本,它包罗万象:汉字,如“国”“家”“天”等,就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石,描绘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化的历史轨迹,成为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记录者和守护者;精选的古诗词在小学教材中的总篇数为114首,占了较大的比例,如《暮江吟》《枫桥夜泊》《出塞》等古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审美及精神追求;《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大禹治水》《牛郎织女》《西门豹治邺》等人文典故,彰显着古人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梅花魂》《纪昌学射》《少年中国说》等文章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两小儿辩日》《草船借箭》《田忌赛马》等故事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思想;《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赵州桥》《伯牙鼓琴》则彰显了传统艺术创造之美;《汉字真有趣》《故宫博物院》《圆明园的毁灭》等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的历史。
  因此,教师要借助教材深挖传统文化的实用价值,让学生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深刻感悟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输送文化自信的基因。
  (二)联系生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积淀,它承载着华夏民族的历史记忆、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民族历史的延续,更是对前人智慧和经验的传承,需要老师们在课堂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领悟并传承发扬。
  统编教材中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胜枚举,比如《乞巧》《清明》《寒食》等诗歌、《腊八粥》《北京的春节》《藏戏》等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习俗,有些习俗甚至沿用至今。
  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老舍讲述了从腊八节到正月十五北京春节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表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比如腊八节寓意着丰收和吉祥,祭灶表现的是祈求来年平安丰收,大扫除寓意着除旧迎新,贴春联和窗花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守岁则象征着辞旧迎新和家庭团圆,拜年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和祝福,联结着亲情的传递,至于放鞭炮、逛庙会等都表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期待和祝福,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这些习俗不仅表现在行为模式上,更包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习俗可能有所变化,但这些习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对先祖们的深厚情感始终未变。在学习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走访、实践活动等,深入感受家乡的民风民俗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寓意,之后进行“中国人的年”年俗分享会,分享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进而激发其对传统习俗的理解、热爱之情,并将这一文化现象进行行为上的迁移,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创设情境,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传统文化记录的是先祖久远的历史和文明进程,距离学生当下生活较远,积极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这一情境的创设需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内容情境化,通过学生学习、探究、感受、实践,产生文化共情,才能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加深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