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3版
基于文学图像学的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张丽娥 张素苓
    西安美术学院

◎2024年度西安美术学院教育教学项目“图像时代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4JY007)
◎2024年度西安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专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本硕一体化公共课程建设与改革”(项目编号:XK202421)
  文学图像学探讨文本与图像艺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文学研究范畴的一种拓展与深化,为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方向。针对目前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层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实施文学与图像互释互鉴、文学图像实践教学活动等具体改革措施,是实现大学语文课程整合教学资源、开拓学生艺术创作视野与服务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路径。这种改革探索对于促进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课程审美性、应用性与服务性有机融合,培养复合创新型艺术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大学语文具有包孕人文内涵,传承民族文化的特征,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发出通知,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并要求“各有关高校要认真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工作”。[1]然而时至今日,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形势严峻,由于艺术专业学生和艺术院校办学特色的特殊性,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以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形式,使学生不仅在文学知识上有所收获,还可以在艺术修养以及创新思维上得到提升,因而面向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面临更大的挑战。
  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目前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艺术专业学生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养的观念,导致学生认为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专业技能提升的关系疏离
  艺术专业学生形象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较强,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汲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和技巧。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往往注重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语言知识的积累,文学元素和艺术元素的结合还不够紧密,无法满足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对文学知识的需求,这样的教学内容难以引起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如何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调整,充分发挥服务艺术专业学习的特殊需求,使之与专业教育相得益彰,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式相对单一,对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够充分
  艺术专业学生更倾向于直观、感性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过程。由于当前大学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