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4版
基于文学图像学的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索
程的课时所限,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不够充分。这导致学生与大学语文学习之间总有一种距离感,难以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习过程也流于“走马观花式”的形式主义,这制约了大学语文课程发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激发学生艺术创意思维的作用。
  (三)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不足
  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有其特殊性,学生有很大的自由创作空间,注重个体的创造性实践。相较而言,目前的大学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侧重语言文学知识的规范性评价,主要依赖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势是能够直接了解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足之处是忽视了艺术生的个性特征与专业优势,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艺术表现欲。此外,大学语文课程对教学质量的持续跟踪和评估不充分,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得教师难以根据反馈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改进,影响了大学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基于此,为了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审美性、应用性和服务性的特征,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维度展开,积极探索人文素养熏陶与专业技能学习的有效融合方式。这是提升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艺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文学图像理论视域下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措施
  目前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从理论探索到课堂实践、从教材内容到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但与近年来兴起的文学图像学理论相结合而进行的应用型教学改革实践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文学图像学作为综合文学、艺术、历史和哲学等多个学科的新学问,其破除学科壁垒,将文学与图像有效融合的跨学科研究方法,在传统文学研究的基础上“不再仅仅关注语言以及因语言而生成的文学诸问题,而是关注语言、语象与图像的结合部或交叉部,探讨它们的交往与互动。”[2]在文学与图像同属艺术学的范畴下,这种研究方法视为文学作品与图像艺术为互文关系,认为二者皆具表情达意的重要功能,这为艺术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
  文学图像理论指导下的艺术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以“文学-图像-鉴赏-艺术再创作”作为主要思路方法。在立足文学与图像的互动关系基础上,重点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更新、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以及教学考核的交叉创新,在积极引导学生对文学和图像进行互释互鉴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基于文学鉴赏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灵感,最终形成个性化的艺术作品。具体而言:
  (一)跨学科整合教学资源,打造文学与图化艺术融通的教学内容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整合更新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图像艺术入手,打造文图化的教学内容,选取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篇目,形成既彰显文学之美,又具图像艺术之韵的典型教学案例,使学生在品味文学作品的同时感受文学与图像之间互释互鉴的魅力。
  例如古代神话《嫦娥奔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关注嫦娥奔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叙事线条和主题思想之外,在教学内容中穿插汉画像石嫦娥形象、唐宋铜镜嫦娥奔月、明清国画嫦娥肖像等与《嫦娥奔月》神话相关的图像作品,从图像艺术视角使学生感受不同历史时期嫦娥奔月主题的艺术表现载体与历史文化内涵的变迁。这种充满“艺术感”的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从文学角度解读《嫦娥奔月》神话故事背后所蕴藉的古人对于生命、爱情以及宇宙的无尽思考,更能引导学生以专业的艺术视角,审视文学描述与图像艺术呈现之间的互动与表达,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图像艺术的多维度欣赏,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此外,图像作为印证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资料,还可以作为文学作品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情感氛围等的视觉具象化形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和丰富。所谓“人好观图画者,图上所画,古之列人也。”[3]通过图像即可直观领略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实现健全人格精神,熏陶人文精神的目标。
  (二)结合学生专业特点,采用文图互释互鉴式教学方法
  在把握艺术专业学生倾向通过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官体验来吸收和理解知识,注重实践性学习这一特征的前提下,艺术专业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图像分析、比较分析、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图像的声光形色效果,将图像作为“表征世界的符号”以一种“‘陷入’的方式使对象(欣赏者)如在目前,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在场效果。”[4]使学生沉浸于课堂学习中,能够以经典文学作品的美学精神内涵为核心,使用艺术专业话语进行个性化图像分析阐释。
  例如,在明吴承恩《西游记》教学中,除了介绍历史及文学作品中的取经故事外,在解读核心角色孙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