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8版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下的美育研究
育能够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综合能力提升。美育教育的渗透,使科学精神得到发扬的同时又使右脑得到发展,人文精神得以张扬,从而使其科学创造才能如鱼得水、相得益彰。如果我们把科学视为人的感性向理性的升华,那么,科学美则是人的理性向感性的复归。而审美行为的发生能够促发灵感产生、活跃思维,从而增强人的想象力。艺术符号的联想、联结是创造能力的重要体现,敏锐的感觉、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灵魂。
  研究生美育教育实践探索
  1、完善美育模式,注重因材施教
  以该校研究生规模和专业划分来看,研究生具有专业分散、独立性强、专业壁垒无法突破的特征。这就使得美育教育需要针对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学生开展相应教育模式。此次调研中,涉及到文科专业:哲学、设计学、文学、经济管理等;理科专业居多,占据近80%的比例,专业跨度更是广泛,电子信息、计算机、化工、环境、生物、食品……(以上按大类进行举例)这些专业由于知识背景不同,培养模式差异,造成了学生性格、心理、思维习惯上的巨大差异。若是一味地生搬硬套固定的美育教育,不能达到期望的美育效果。因此,美育教育应该在偏重知识性概念和实践性体验上找到平衡点。让拥有一定基础的文科生从理论体系上更加完善;让理科生从实践生活中感受艺术,体验生活,唤醒发现美的双眼。
  2、协同网络思政、加强美育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更加倾向于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这对传统的美育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想要美育效果突出,进行美育教育就必须积极适应时代以及学生的变化,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抓紧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研究生美育,提高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线下的美育课程、校园文化氛围无法做到及时、全面。美育教育的特点就是潜移默化、从生活细微处慢慢渗透影响。研究生美育,可以调整美育重点,拍摄关于“美”的视频,拍摄身边的美景,引导研究生走出实验室,去发现“美”;弘扬正能量,进行正确引导。将网络效力应用到美育实践中,进一步扩大美育影响力和辐射的广度。
  3、积极整合资源,加强思政联动
  发挥“美育+思政教育”的联动作用,用好美育,大力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集中在课堂、导师、学院,形式单一,有很多触及不到之处。很多时候,研究生思政的主要战场,在课堂之外的生活中。美育教育则主要从生活中渗透,弥补了课堂教育的缺憾,形成双向互补。为了让研究生美育发挥育人功能,应积极整合资源,应当像科研工作一样重视美育教育工作,并且将研究生美育教育工作与其他教育环节有机融合,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助力的效果。学院根据学生特点,积极组织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组织学生观看优秀经典影片。在美育工作引领下,引导学生课余生活中积极观看爱国主义影视剧、积极参与廉洁文化征文比赛等活动,“在欣赏美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的意识蔚然成风。
  结 语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是研究生美育教育最突出的理念。通过美育教育让研究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自豪感,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研究生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有内驱力,科技创新、生产力发展都离不开这股创新力和创新精神。未来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还需要继续夯实研究生美育工作,大幅提高研究生美育教育力度、丰富内涵、拓宽渠道,创新性地打造“美育+”的工作模式,将多维度教育相结合,实现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文书:《大学美育》,济南:泰山出版社,2020。
  [2]涂爱荣:《新时代文化育人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21。
  [3]马龙潜、杨杰:《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4]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5]王战军、马永红、周文辉:《研究生教育概论》,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6]姜殿坤:《论新时代研究生美育的价值、内涵和形态》,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12)。
  [7]于陶、张婧:《研究生美育创新与实践——以S学院研究生美育工作开展为例》,长春:华章出版社,2023。
  作者简介
  王静蓉 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辅导员、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