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5版
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助力叛逆学生成长
    叛逆的行为背后都是渴望坚定的依靠和关爱

逆的表象,是潜意识中对父母尤其是父亲(父亲通常代表规则和秩序)敌意的外显,表现为对规则的破坏和对自己的放纵。因为对父母的敌意是道德和意识所不容许的,所以她将此压抑到潜意识中。小青的叛逆行为,一方面是出于自我保护,另一方面势必容易引起老师和家长对她的格外关注,这也反映了她潜意识中对爱的强烈渴求。
  案例处理过程
  (一)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帮助其认识自己的潜意识
  压抑就是当我们面对问题、困难时、把自己不愿意接纳的冲动情绪、不良体验压制到潜意识中。[1]小A幼年时,父母关系不和直至婚姻关系破裂,她年纪虽小,精神上却饱尝痛苦,为了减少这种痛苦,她将对父母的怨恨、不满和不理解压抑进自己的潜意识。小A幼时父母关系长期不和,因为害怕父母离异,她想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善父母的关系,但对于还是一个孩子的小A来说,显然难度太大,不可能完成。当她无意中发现自己生病,不仅可以获得父母亲更多的疼爱,而且还会让父母暂时搁置争议,共同来照顾自己,缓和了父母的关系时,强大的潜意识会让她经常生病。她体弱多病,不遵守纪律,叛逆的行为都是潜意识作用结果。她以身体的病痛、另类的行为、与异性交往界限不清等问题缓解了她精神上的痛苦和焦虑,遮蔽了她的心理问题。小A在离异家庭长大,性格上有不自信和自卑的情形。但她不愿意承认,并将这种负面的体验压抑进自己的潜意识,通过反向作用,表现出“高冷”的一面。压抑的防御机制,构成了潜意识的动力学主要特征。[2]小A对自己的压抑,还有叛逆的表象都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自己并不自知。要帮助小A学着认识自己的潜意识,以便更好地认识自我,争取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将潜意识层面的问题提升到意识层面
  关于她另类的表现,一种原因是自我保护,叛逆的外表下包裹着一颗容易受伤的心灵;另一种原因是对父母的无声的反抗。小A对父母有不满的情绪甚至是怨恨,一方面对父母处理感情的方式不满意,另一方面又在不经意间步了他们的后尘,对感情采取一种无所谓甚至游戏的态度。她经常受到父母感情问题的困扰就是最好的证明,她说有时候真的很想不受父母的影响,但是却做不到。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只能重新看待与父母的关系,学习更全面地看待与父母的关系,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毕竟父母是爱自己的,试着接纳与父母的关系,尝试建立新的关系。
  父母的问题,让父母自己去解决,不需要用自己的生病来获取父母的爱,更不需要用生病来黏合父母的关系。父母的感情已经破裂,分开是更好的选择。如果认识到婚姻破裂不会影响父母对自己的爱,她的身体状况会有很大改善。如果小A敢于承认自己对父母尤其是父亲的敌意,自己对异性态度就会改变,同时对爱情树立信心。小A不遵守纪律,叛逆的行为背后都是渴望坚定的依靠和关爱。小A跟父母的关系改善后,就不会用破坏规则来“反抗”父母,小A会更容易遵守学习纪律和养成严格自律的好习惯。
  (三)改变认知,与创伤和解
  用精神分析理论帮助小A分析了她的问题,她表示认同。小A之所以对父亲再婚感到强烈不安,是担心父亲再婚会减少对他的爱。建议她转变思维方式,只有幸福的父母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建议小A能静下心来,用平等的态度与父母沟通,直接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包括委屈和不满甚至怨恨都可以直接说。真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问题说透了,心结也就打开了。
  同时建议父母要多关心小A,甚至可以对孩子小时的伤害和忽视郑重道歉,特别是自己再婚的问题要与小A好好谈谈。慎重处理大人间的感情问题,争取给孩子在婚恋方面树立正面形象。
  后来,小A和男友和平分手了,也顺利通过了课程考试,跟父母关系也和缓了很多。她说自己也要慢慢学会长大,学会理解自己的父母,学会成熟地处理感情问题。
  工作思考与建议
  (一)充分认识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性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3]意识就是我们在清醒的时候,可以随时观察到的思想或者情绪。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