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8版
网络“丧文化”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及引导策略研究
化”的反叛、自嘲与逃避特征不仅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和困境,同时也成为他们宣泄情感和寻找认同的一种方式。
  (二)符号化表达
  符号具有识别度高、传播迅速的特点,能够反映某种文化的核心特征。网络“丧文化”借助特定的文字、图像、视频、音乐等形式来进行传播,传达消极、颓废等负面情绪,成为当代年轻人宣泄压力的一种方式。“拼贴式”表情包:比如“悲伤蛙”“葛优躺”“懒蛋蛋”等,这些表情包以消极、颓废、麻木等情绪为基调,成为网络“丧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丧”文字:比如“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人间不值得”“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些人就生在罗马”等网络流行语,这些文字表达了消极、厌世、颓废等情绪;“丧”图片: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图片,如黑色背景、暗色调、阴暗面孔等,也成为网络“丧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丧”音乐:一些具有颓废、悲伤等情绪的音乐风格和音乐作品,甚至某些音乐平台成了释放丧气的聚集地。前几年流行的网易云音乐之所以被网友调侃为“网抑云”,因为评论区充斥着大量抑郁情绪和伤感语录,显得丧气十足。
  (三)群体认同感
  “丧文化”之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可以广泛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群体认同感。通过“丧文化”的表达,能够找到共同的语言和情感共鸣,进而强化个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这就使得“丧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宣泄情感和寻找认同的重要方式。对于大学生来说,热爱自由和追求个性,认为消极、颓废、不在乎也可以是一种自由和个性的象征,反对一味追求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价值观。网络“丧文化”所表达的情感和价值观是许多年轻人同样面临的境况,如对生活的焦虑、对现实的迷惘、对未来的担忧等,这种共同的情感体验让大学生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独的,从而产生一种群体认同感。而通过社交媒体的持续传播,人们很容易找到和自己有相同情感体验的人,以此产生共鸣,从而建立起联系和互动,这种互动和传播更进一步强化了群体认同感。
  网络“丧文化”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丧文化”孵化的温床
  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都能感受到社会阶层固化、上升通道变窄、资源分配不均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让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感到迷茫与无助,从而产生悲观的心态和消极的情绪。与之相随的是激烈的社会竞争,“狼多肉少”的现状给大学生带来了可预见的巨大压力,他们面临了就业难、房价高、工资低等问题,“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境况使他们感到焦虑、不安和无奈,在这种背景下“丧文化”得以迅速兴起,而“卷不动,躺不平”的现实境况更是助长了“丧文化”的野蛮生长。比如,2013年爆火的“孔乙己文学”既是“失意书生”们的群体困顿,又是对“丧”文化、拼贴文化以及边缘文化的别样演绎,是青年对角色转换的不适应、社会思潮的隐性浸染、现代化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等综合作用的产物。[6]
  此外,现代社会的开放和包容也为“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让更多大学生开始认同和接受这种文化,主流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
  (二)个体心理压力的释放需求:“丧文化”滋生的源头
  现实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爆炸带来的焦虑感等使得大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大学时期各种压力让大学生应接不暇,压力可能来自于人际关系、学业、就业、家庭等方方面面,这些压力在无形中推动了“丧文化”的出现和蔓延。当大学生感到难以应对压力时,就容易产生失落、沮丧和无助的情绪,进而很容易选择逃避现实。为了释放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和压力,许多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通过“丧”的表达来满足自我减负和情感沟通的需求,他们会认为得到暂时的解脱和释放,从而暂时逃避现实的压力。
  与此同时,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和态度往往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影响,进而产生从众心理,当新颖、形象的网络符号与贴合大学生情绪释放的“丧文化”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时,个体可能会为了融入网络群体而主动参与其中,进而形成一种群体归属感。
  (三)网络媒体的推动作用:“丧文化”传播的助推器
  近年来,网络亚文化迅速崛起,通过网络的传播,已迭代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在网络空间中,信息传递速度飞快且范围广泛,网络平台为“丧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方便便捷的渠道,使得丧文化能够迅速扩散并获得大量关注。
  此外,虚拟网络的匿名属性为大学生释放压力和表达情感提供了掩护,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丧文化的发展。现阶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通过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在短视频、社交软件等渠道上,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