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6版
新阶段重庆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机遇、挑战与路径
重庆数字基础设施,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与运营组织中心基础上,逐步建立面向“13+2”省区市的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不仅包含口岸物流的核心业务,而且实现智慧铁海联运、智慧长江物流等的场景应用,以便通道各方共享共用平台信息,进而推动重构业务流程、再造工作体系和重塑制度体系。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以降费提效促进部门合作。推进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推广“一单制”和全链条的货运单证电子化及其跨区域共享互认,优化对多式联运的海关监管模式,简化通关手续和流程,逐步实现“一次申报、联动监管”的“一单到底”,提升海铁联运的物流效率,缩短运输、通关等时间,不仅降低企业物流费用,也降低部门业务成本。
  三是统筹规划以临港物流园区差异化发展促进港口合作。根据各港口地理区位和本地产业比较优势,统筹规划确定主要功能划分,配备适应港口主要功能的临港物流园区产业,实现港口与腹地的互动发展、物流与产业链的协调发展,以差异化发展缓解域内多港口之间的同质竞争,获取相对比较优势,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经贸增值服务
  一是发展枢纽经济和通道经济。充分发挥重庆五型物流枢纽的优势,发展枢纽经济,建立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集散地,开展加工、包装、贴牌等增值服务,设立RCEP规则的服务平台,提升企业对RCEP协定的认知度和运用能力;发展通道经济,沿线布局配套企业,协同通道和地方发展。
  二是发展金融保险集群服务业。以建立西部金融中心为契机,引进知名金融企业和培育本地金融企业,发展物流、供应链金融、保险、仓储、代理、法律等集群式服务业,为五型枢纽提供支撑,推动金融中心和物流枢纽的协同共济发展,共创高端城市品牌。2023年组建重庆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就是这种品牌化的尝试,今后可考虑组建类似的重庆金融保险企业。
  三是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延展产业链,推进全链条服务。对工业品,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等升级,把无形的技术和服务融入到有形的产品,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对农产品,提高产品加工度,创建地理标识品牌,突出生态特色,增加产品附加值。
  四是提升营商环境和文化软实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降低通道企业经营的税收、融资、用工、用地等有形成本以及制度审批等无形成本。提升城市宜居度,提档高等教育,组织大型体育赛事,打造城市形象,吸引人口聚集,为枢纽经济和集群服务业夯实基础。
  (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以大项目引领大通道。以大项目推进大通道、大物流和大枢纽建设,带动周围和上下游发展。推进建设枢纽港产业园的“一江两岸、三片联动”先行区,打造先进装备成套基地、先进材料基地、现代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业基地。在中央直属国有企业总部离京的改革背景下,积极引进央企,发展总部经济。比如,2024年5月25日“渝跃财经”报道中国物流集团总部将落户重庆就是抓住机会。 [5]
  二是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变革。2023年重庆提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总体规划,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产业创新平台生态体系和提升产业的本地化生成能力,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和先进材料等三个“万亿”级产业,以及智能制造、食品加工和软件信息服务等三个“五千亿”级产业。其中,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等正是重庆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出口产品的主要产业来源。
  三是以梯度转移引领层级式发展。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梯度发展和产能转移,深化中国、老挝、泰国的“三国三园”国际产能合作,打造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国际合作示范区。
  参考文献
  [1]杨骏、刘洋:《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好运营好》,载《中国交通报》,2024-04-26(001)。
  [2]李肆:《西部陆海新通道走过七年之“养”》,载《中国对外贸易》,2024(05):72-73页。
  [3]新华社:《重庆中欧班列2023年整车出口突破11万台》,https://www.gov.cn/yaowen/tupian/202403/content_6937571.htm#1,2024-03-07。
  [4]邱海峰、姜峰、宋爽:《重庆沙坪坝,开放通道在这里延伸》,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12-26(010)。
  [5]《 重磅! 重庆 争取 央企总 部落 户, 取得重大突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0024765900386282,2024-05-25。
  作者简介
  魏光兴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通道经济与供应链管理
  郭小涵 重庆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通道经济与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