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新中心、医企联合实验室等机构平台,或从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全流程角度,提出从基础研究开始、经企业导向的应用研究、最后到成果转化形成产品3个阶段。部分学者对医学科技成果研发模式进行探索。北京积水潭医院于洋提出,“医工企”合作研发模式突出创新产品的需求牵引和临床应用,最大程度发挥临床资源的溢出效应,提升了医疗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上药-交医创新成果”孵化平台推动校内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和制度建设。部分学者从医学科技工作者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医务人员在医工结合中,面临着缺乏工程技术相关知识、缺少科研时间和医工沟通渠道、知识产权得不到维护等困境。绝大部分人员认为,我国转化医学刚起步,发展不平衡或处于探索阶段,缺乏顶层整体统筹与规划、缺乏专职研究人才和管理人员、成果绩效评价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组织等因素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27]医疗器械领域是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领域。郭文姣提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水平低,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医疗器械研发与临床结合不紧密,企业研究基础及工艺生产能力有待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不完善,但随着政策利好、市场认可和技术转化等方面逐步成熟,进口替代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医疗器械医工交叉领域将迎来黄金投资期。 [28]
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一)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合作网络
科技成果转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身具有主体多元性、制度复杂性和理论延展性特点,需要跨领域、跨单位、跨学科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理论研究、模式探索、机制构建、政策规划与完善均需要快速积累完善,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驱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理论与实践螺旋上升,必要时可发挥理论与实践领域多元柔性智库的力量。
(二)重视对科技成果转化多元主体关注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研究,不应局限于高校科研院所和政策研究,还需从系统角度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上的难点、堵点与缺位,从需求端关注市场需求与风险资本,关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研发主体的供方地位以及作为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方与价值共创方的需方角色,从而引起政策关注与完善;从成果转化全流程链条,关注中介机构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对于新型研发机构与协作模式的探索,为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识别、遴选、培养、评价、产业化奠定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与完整闭环。
(三)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细分领域的深入研究
一方面,中央及各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发展迅速,但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及效率受到经济水平、开放程度、制度完善、研究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不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因地制宜发展适宜本区域科技成果发展现状的政策,才能实现更高效率。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在不同细分产业领域呈现出不同的行业需求、发展趋势与制约因素,例如农业、国防、医药卫生等不同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特性、需求、现状等存在差异,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总体规划和发展政策的同时,应加强对不同细分产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化研究,从行业层面、机构层面、科技人员层面、需求受众层面等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分析,推动不同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发展。
(四)开展对中观、微观领域的调查研究
现有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或政策端定性研究或理论论述,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或实证研究较少,针对科技人员的调查研究更是缺乏。针对中观机构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总结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在政策执行落实、成果转化实践、模式探索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针对微观层面科技工作人员的研究,应明确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性,对影响科研工作者成果转化动机与阻碍等因素进行定量调查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相应素质人才培养;探究人才激励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后实现科技产业化和科技成果的合理收益分配进行指导;对完善宏观政策和体制机制提供实证支撑。
参考文献
[1]柳岸林:《三螺旋理论与广东省科技创新的实践——企业、大学和政府的视角》,载《产业创新研究》,2023(24):22-24页。
[2]李飞:《基于界面理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研究》,载《中国高校科技》,2024(01):41-46页。
[3]郝涛、林德明、丁堃等:《“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评价研究》,载《中国科技论坛》,2023(07):21-32页。
[4]尤莉、高政:《TOE框架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逻辑与驱动路径》,载《中国高教研究》,2023(07):25-31页。
[5]戴智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协同作用规律研究》,载《上海管理科学》,2023,45(05):
科技成果转化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一)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合作网络
科技成果转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身具有主体多元性、制度复杂性和理论延展性特点,需要跨领域、跨单位、跨学科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理论研究、模式探索、机制构建、政策规划与完善均需要快速积累完善,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驱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理论与实践螺旋上升,必要时可发挥理论与实践领域多元柔性智库的力量。
(二)重视对科技成果转化多元主体关注
对于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研究,不应局限于高校科研院所和政策研究,还需从系统角度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上的难点、堵点与缺位,从需求端关注市场需求与风险资本,关注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研发主体的供方地位以及作为科技成果转化需求方与价值共创方的需方角色,从而引起政策关注与完善;从成果转化全流程链条,关注中介机构的功能定位与作用发挥。对于新型研发机构与协作模式的探索,为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识别、遴选、培养、评价、产业化奠定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圈与完整闭环。
(三)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细分领域的深入研究
一方面,中央及各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发展迅速,但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及效率受到经济水平、开放程度、制度完善、研究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发展不均衡问题,不同地区所处发展阶段存在差异,因地制宜发展适宜本区域科技成果发展现状的政策,才能实现更高效率。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转化在不同细分产业领域呈现出不同的行业需求、发展趋势与制约因素,例如农业、国防、医药卫生等不同行业,科技成果转化特性、需求、现状等存在差异,在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总体规划和发展政策的同时,应加强对不同细分产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化研究,从行业层面、机构层面、科技人员层面、需求受众层面等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分析,推动不同领域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发展。
(四)开展对中观、微观领域的调查研究
现有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层面或政策端定性研究或理论论述,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或实证研究较少,针对科技人员的调查研究更是缺乏。针对中观机构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总结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在政策执行落实、成果转化实践、模式探索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针对微观层面科技工作人员的研究,应明确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性,对影响科研工作者成果转化动机与阻碍等因素进行定量调查研究,其实践意义在于:指导相应素质人才培养;探究人才激励机制,对科技成果转化后实现科技产业化和科技成果的合理收益分配进行指导;对完善宏观政策和体制机制提供实证支撑。
参考文献
[1]柳岸林:《三螺旋理论与广东省科技创新的实践——企业、大学和政府的视角》,载《产业创新研究》,2023(24):22-24页。
[2]李飞:《基于界面理论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研究》,载《中国高校科技》,2024(01):41-46页。
[3]郝涛、林德明、丁堃等:《“双一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评价研究》,载《中国科技论坛》,2023(07):21-32页。
[4]尤莉、高政:《TOE框架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逻辑与驱动路径》,载《中国高教研究》,2023(07):25-31页。
[5]戴智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协同作用规律研究》,载《上海管理科学》,2023,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