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边境地区现代化的价值旨归、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中俄边境满洲里口岸停放整齐的中欧班列
界的现代化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体现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价值体系。简而言之,边境地区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成果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合作交流的窗口。
(二)边境地区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共同夙愿,我国的现代化道路有别于西方串联式的发展路径,是在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采取的多区域并联推进的现代化发展方式,此举也为区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能。[9]借助系统论整体与部分观点揭示边境地区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互关系,即边境地区的现代化加速并提高了整体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边境地区在自然环境、开发历史、政策优势等条件的制约下,其现代化发展远不及具备优越地理区位、雄厚经济实力、丰富人力资源、强大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的先发优势地区。相反,如若在多因素的支持下边境地区现代化发展大有作为,其作用相当于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效应,发展劣势得以弥补,那么木桶整体功能将得到大幅提升。不仅于此,边境地区的现代化发展经验也将在更多的地区得到应用与推广,模式也将得到复刻,这何尝不是从另一层面对国家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有益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并加速了其整体现代化的进程。
(三)边境地区现代化有利于深化边民的国族认同,提升国家形象
边境地区现代化的内涵包罗万象,文化发展是其重要维度之一。边境地区不仅体现着国家政治权力,也是族群文化、国家认同的反映,古往今来,文化作为国家理想叙事、社会秩序建构、利益关系整合以及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重要工具,国家将文化因素纳入边疆治理体系之中,凸显文化在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意义和价值。[10]而在今天,文化嵌入边疆地区治理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边民们把对国家的认同转化为对现代化美好愿景的寄托。更进一步讲,这种美好的愿景是对边民现实生活的回应,如何将国家认同融入现实生活,缩短边民与国家共同体的心理距离,达到“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11]才是边境地区实现现代化的价值所在,也是国家认同感的形象表达。
(四)边境地区现代化有助于促进睦邻友好与经济文化交流
边境地区内联广阔的内陆经济腹地,外接众多的陆上邻国,其现代化的实现必然具备国际意义。中国爱好和平,睦邻友好,这体现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之中。中国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现代化道路走过了百年历程,靠的绝不是资本增殖、军事扩张,而是人民勤劳、得道多助。当前,在推动边境地区现代化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的眼光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同时,始终谨记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边境地区要以一种全新的现代化运作机制将周边国家的命运同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进而推动多边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共建和睦相处的友好局面。
我国边境地区现代化面临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随着国家《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及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实施,边境地区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但在国家现代化的征途中,与国内具有新发优势地区相比,边境地区仍是发展滞后的区域。如何破解边境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难题,推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人口流失严重,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现象突出
人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战略源,是支撑和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石,也是边境地区现代化的驱动力,漫长的边境线与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叠加,导致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本、人民生活成本极高,致使区域人口流失严重。人口问题归根到底仍是经济问题,由于残酷的自然环境,就业机会的欠缺,为寻找更好的就业及生活环境,大量人口开始外流,导致了村落空心化与空
界的现代化发展贡献着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体现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价值体系。简而言之,边境地区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成果遍及世界各地,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合作交流的窗口。
(二)边境地区现代化的实现,有助于加快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的共同夙愿,我国的现代化道路有别于西方串联式的发展路径,是在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采取的多区域并联推进的现代化发展方式,此举也为区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能。[9]借助系统论整体与部分观点揭示边境地区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互关系,即边境地区的现代化加速并提高了整体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边境地区在自然环境、开发历史、政策优势等条件的制约下,其现代化发展远不及具备优越地理区位、雄厚经济实力、丰富人力资源、强大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趋势的先发优势地区。相反,如若在多因素的支持下边境地区现代化发展大有作为,其作用相当于木桶原理中的短板效应,发展劣势得以弥补,那么木桶整体功能将得到大幅提升。不仅于此,边境地区的现代化发展经验也将在更多的地区得到应用与推广,模式也将得到复刻,这何尝不是从另一层面对国家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有益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并加速了其整体现代化的进程。
(三)边境地区现代化有利于深化边民的国族认同,提升国家形象
边境地区现代化的内涵包罗万象,文化发展是其重要维度之一。边境地区不仅体现着国家政治权力,也是族群文化、国家认同的反映,古往今来,文化作为国家理想叙事、社会秩序建构、利益关系整合以及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的重要工具,国家将文化因素纳入边疆治理体系之中,凸显文化在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意义和价值。[10]而在今天,文化嵌入边疆地区治理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边民们把对国家的认同转化为对现代化美好愿景的寄托。更进一步讲,这种美好的愿景是对边民现实生活的回应,如何将国家认同融入现实生活,缩短边民与国家共同体的心理距离,达到“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11]才是边境地区实现现代化的价值所在,也是国家认同感的形象表达。
(四)边境地区现代化有助于促进睦邻友好与经济文化交流
边境地区内联广阔的内陆经济腹地,外接众多的陆上邻国,其现代化的实现必然具备国际意义。中国爱好和平,睦邻友好,这体现于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之中。中国从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现代化道路走过了百年历程,靠的绝不是资本增殖、军事扩张,而是人民勤劳、得道多助。当前,在推动边境地区现代化的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的眼光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同时,始终谨记为世界谋大同的使命。边境地区要以一种全新的现代化运作机制将周边国家的命运同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进而推动多边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共建和睦相处的友好局面。
我国边境地区现代化面临的现实困境
长期以来,随着国家《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及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实施,边境地区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但在国家现代化的征途中,与国内具有新发优势地区相比,边境地区仍是发展滞后的区域。如何破解边境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难题,推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这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宏伟目标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人口流失严重,空心化、空巢化、老龄化现象突出
人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战略源,是支撑和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石,也是边境地区现代化的驱动力,漫长的边境线与恶劣自然环境条件的叠加,导致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本、人民生活成本极高,致使区域人口流失严重。人口问题归根到底仍是经济问题,由于残酷的自然环境,就业机会的欠缺,为寻找更好的就业及生活环境,大量人口开始外流,导致了村落空心化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