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3版
陕西青年婚育模式变迁与新时代家庭建设
    图1:陕西省2019-2022年结婚登记数和离婚登记数统计图

    图2:陕西省2010-2022年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趋势图

省的登记结婚数下降的总体趋势和全国基本一致。《陕西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陕西2010年结婚登记对数为34.66万对,至2020年降至23.62万对,减少31.85%。此后,2021年为22.1万对,2022年进一步减少至20.04万对,①结婚登记对数持续逐年下降。该下降趋势自2014年起已显现,其中2013年的39.62万对为统计期内最高峰值。
  (二)初婚人数减少
  初婚人数的减少是结婚对数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陕西的初婚人数从2010年的61.8万人减少至2020年的35.3万人,再至2022年的30.5万人。同时,自2010年以来,我国结婚人口的年龄结构变化显著,特别是初婚年龄普遍推迟。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我国的平均初婚年龄由2010年(24.89)岁增加到2020年的28.67岁。由此可见,适婚人口数减少、年轻人结婚意愿的转变,导致结婚年龄不断推迟,这也是初婚人数减少的重要因素。
  (三)出生率逐步降低
  在1982年至1994年的时间段内,陕西的年出生人口数量稳定地维持在60万以上。然而,从1997年开始,这一数字出现明显下降,每年出生人口降至50万以下。2010年,陕西省出生率为9.73%,2017年达到11.11%,2020年8.95%,2021年7.89%,2022年7.36%。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2010年陕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2.85%,而到了2020年,这一比例显著上升至19.2%。至2022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占比更是达到了20.5%,进一步凸显了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速地趋势。
  人口老龄化加剧对青年婚育观产生了明显的影响。首先,老龄化导致的低生育率和少子化现象使得年轻人对结婚和生育的意愿降低。②其次,社会转型期间,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替代了子女的养育功能,进一步影响了青年的婚育行为。此外,教育成本和房价上升、个人主义追求等因素也削弱了年轻人的婚育欲望。[1]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晚婚晚育现象的普遍化,并进一步加深了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适婚人口数逐渐减少,婚育成本不断增加,婚育观念的转变、不婚主义的凸显,都会导致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推迟,结婚人数连年减少。这样的状态持续下去,更会陷入“低生育陷阱”。
  婚育观念会对生育决策产生重要影响,经济与社会政策则间接影响生育观念和行为,其效果需通过生育主体的决策来显现。2023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谈话时强调:“要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促进完善和落实生育支持政策,提高人口发展质量。”重塑婚育观念是构建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策略。
  青年婚育模式变迁呈现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结婚率下降和离婚率增高是当前社会婚姻状况的两个显著趋势,青年群体愿意结婚者的数量减少且婚姻不稳定性增加。由于青年家庭和婚姻观念的转变、经济压力加大等因素,青年结婚率下降,离婚率逐年增高。同时也出现了如下一些新情况和问题。
  (一)结婚和生育分离现象增多
  近年来青年结婚和生育分离的现象近年来不断增多,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婚后自愿不育和丁克家庭增多。随着婚姻观念的转变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婚姻的生育功能逐渐弱化,生育不再是婚姻的唯一目的。现代工业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即使结婚,人们也希望推迟生育时间或不生育,以满足个人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女性,生育会对女性的身体、职业等造成直接的影响,付出的机会成本要更大一些,这使得女性对婚姻、生育更为慎重。二是非婚生育现象的增多。婚姻结构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非婚同居现象的快速增长,并逐渐被社会道德所接受。婚姻对两性关系的约束力日益减弱,非婚生育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
  (二)家庭户的规模缩小及类型变化
  新时代的青年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品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