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地区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实施路径研究
等福利,增强职业认同感,并建立明确的晋升通道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高素质人才留在当地养老服务行业。再次,借助社会力量推动管理现代化。通过与民间组织和企业合作,引入现代管理模式,推行“公建民营”模式,利用市场竞争吸引优秀管理人才,提升陕南地区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
最后,推广信息化手段,促进服务效率和人才培养提升。通过智能管理平台优化运营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并利用在线培训为当地一线人员提供持续学习机会,推动养老服务向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适应陕南地区的特殊需求。
(三)健全市场要素机制,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遵循市场规律,提升市场运行效率是优化陕南地区农村养老服务的关键。
陕南地区应在养老服务领域公开透明的定价标准,合理制定市场价格,确保服务机构避免乱收费现象,同时有效利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补贴,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服务机构之间应加强协调,实现资源共享与成本控制,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互利共赢。市场竞争机制在养老服务供给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严禁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本地和外来企业都能公平进入市场。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和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最优供给主体,打造公平的营商环境。在此基础上,陕南农村养老服务需引入绩效评估机制,利用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规则,推动供给方提升服务质量。市场不仅是连接供需双方的桥梁,还在信息反馈中发挥关键作用。服务机构应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服务供给,精准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偏好,推动供给数量和内容的优化升级
(四)帮扶社会资本,引导社会组织发展
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是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核心参与主体。要充分激发陕南地区农村社会组织的自主性,鼓励其积极参与民生服务。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本使用,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财政拨款、税收优惠、贷款减息等措施,给予社会组织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形成激励制度,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参与主体、参与形式的优化升级。
(五)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提高老人购买服务的能力
陕南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极度保守,需加强教育宣传和引导。通过网络、电视、告知等方式,扭转农村居民的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在推进农村养老社会化的过程中,需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及时反馈居民诉求,推动服务提供的优化,尽力满足农村居民的差异化需求。
农民的保收增收是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关键,一方面是提高对农村老年人的老年福利,发挥社会组织的公益慈善功能,对家庭困难、孤寡、高龄等老年人家庭给予适当补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加强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扶持帮助农村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其支付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岚:《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政策演进和发展趋势》,载《重庆社会科学》,2018(12):16-26页。
[2]唐健、彭钢:《从模糊失衡到多元均衡: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农村社会化养老主体责任反思与重构》,载《农村经济》,2020(08):91-99页。
[3]刘苓君、李含伟:《农村社区参与社会化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载《西北人口》,2021,42(01):26-37页。
[4]李小兰、曾盛聪:《民营养老机构的融资困境何解》,载《人民论坛》,2017(09):72-73页。
[5]陈丽梅:《政府解决民营养老机构资金不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载《社会福利(理论版)》,2016(01):24-26+38页。
[6]饶丹、黄健元:《养老服务精准化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载《理论导刊》,2018(12):67-71页。
[7]王肖惠、杨海娟、王龙升:《陕西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空间差异分析》,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01):152-157页。
[8]张艳霞、刘远冬、吴佳宝、王佳嫒:《中国农村养老保障资金供给现状及多元化探析》,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4):78-90页。
[9]胡芳肖、李蒙娜、张迪:《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方式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为例》,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4):57-64+136页。
作者简介
陈 婧 西安开放大学教务处助教
杨巧雲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最后,推广信息化手段,促进服务效率和人才培养提升。通过智能管理平台优化运营流程,降低管理成本,并利用在线培训为当地一线人员提供持续学习机会,推动养老服务向精细化和智能化发展,适应陕南地区的特殊需求。
(三)健全市场要素机制,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遵循市场规律,提升市场运行效率是优化陕南地区农村养老服务的关键。
陕南地区应在养老服务领域公开透明的定价标准,合理制定市场价格,确保服务机构避免乱收费现象,同时有效利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补贴,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服务机构之间应加强协调,实现资源共享与成本控制,推动养老服务领域的互利共赢。市场竞争机制在养老服务供给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严禁地方保护主义,确保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本地和外来企业都能公平进入市场。通过公开招标、定向委托和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最优供给主体,打造公平的营商环境。在此基础上,陕南农村养老服务需引入绩效评估机制,利用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规则,推动供给方提升服务质量。市场不仅是连接供需双方的桥梁,还在信息反馈中发挥关键作用。服务机构应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服务供给,精准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偏好,推动供给数量和内容的优化升级
(四)帮扶社会资本,引导社会组织发展
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本是农村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核心参与主体。要充分激发陕南地区农村社会组织的自主性,鼓励其积极参与民生服务。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本使用,通过设立专项基金、财政拨款、税收优惠、贷款减息等措施,给予社会组织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社会组织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形成激励制度,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纽带作用,促进养老服务市场参与主体、参与形式的优化升级。
(五)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提高老人购买服务的能力
陕南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极度保守,需加强教育宣传和引导。通过网络、电视、告知等方式,扭转农村居民的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在推进农村养老社会化的过程中,需建立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及时反馈居民诉求,推动服务提供的优化,尽力满足农村居民的差异化需求。
农民的保收增收是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关键,一方面是提高对农村老年人的老年福利,发挥社会组织的公益慈善功能,对家庭困难、孤寡、高龄等老年人家庭给予适当补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加强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训,扶持帮助农村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其支付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岚:《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政策演进和发展趋势》,载《重庆社会科学》,2018(12):16-26页。
[2]唐健、彭钢:《从模糊失衡到多元均衡: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农村社会化养老主体责任反思与重构》,载《农村经济》,2020(08):91-99页。
[3]刘苓君、李含伟:《农村社区参与社会化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载《西北人口》,2021,42(01):26-37页。
[4]李小兰、曾盛聪:《民营养老机构的融资困境何解》,载《人民论坛》,2017(09):72-73页。
[5]陈丽梅:《政府解决民营养老机构资金不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载《社会福利(理论版)》,2016(01):24-26+38页。
[6]饶丹、黄健元:《养老服务精准化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载《理论导刊》,2018(12):67-71页。
[7]王肖惠、杨海娟、王龙升:《陕西省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空间差异分析》,载《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01):152-157页。
[8]张艳霞、刘远冬、吴佳宝、王佳嫒:《中国农村养老保障资金供给现状及多元化探析》,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4):78-90页。
[9]胡芳肖、李蒙娜、张迪:《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方式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陕西省为例》,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6(04):57-64+136页。
作者简介
陈 婧 西安开放大学教务处助教
杨巧雲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