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力-创新力-融合力”: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山东省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科研课题“新时代以来山东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项目编号:2022XTN00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乡村文化则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文化有着高度耦合关系,两者相互依赖、协同协作,为探索乡村文化振兴新路径提供了方向指引。但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实践中,还面临着乡村文化振兴主体上“内力”和“外援”不足、内容上“千篇一律”、形式上重塑形轻铸魂等制约。因此,围绕乡村文化振兴中的矛盾问题,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力”“创新力”“融合力”,从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激活乡村文化生命力。
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关系
乡村文化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又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建设指南,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耦合关系,共同构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式现代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方向指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之一,其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内含着人民精神富有之义。同时,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些反映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不懈追求,也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全面性。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承载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具体体现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由农业向工业转变,农村在社会发展的链条上渐趋落后,成为现代化进程的薄弱地区和制约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短板。由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农业农村一改往日的颓败,朝着更高、更强、更加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便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乡村振兴”等作为乡村繁荣兴盛的一体多面,直接决定了乡村文化振兴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乡村文化多元化发展。现代化体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转变过程来看,复合性、多样性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路径。乡村不论从分布、数量、种类,还是从资源要素的丰富性等角度来看,都为文化生态的稳定性奠定了雄厚基础,为乡村文化多样性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乡村文化的多元多样,可以有效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促进乡村文明健康发展,而文化的单一性和同质性则阻碍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乡村文化作为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的精神力量,需要最大程度发挥文化的现代性、先进性作用,契合国家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社会新格局构建的需求,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质效,补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短板弱项。
(二)乡村文化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植根的沃土,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基因密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中国大地上自古以来孕育的
中国式现代化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耦合关系
乡村文化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的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又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建设指南,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耦合关系,共同构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
(一)中国式现代化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方向指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之一,其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内含着人民精神富有之义。同时,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些反映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的不懈追求,也昭示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全面性。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承载着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具体体现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由农业向工业转变,农村在社会发展的链条上渐趋落后,成为现代化进程的薄弱地区和制约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短板。由此,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要求农业农村一改往日的颓败,朝着更高、更强、更加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便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国”“乡村振兴”等作为乡村繁荣兴盛的一体多面,直接决定了乡村文化振兴必须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乡村文化多元化发展。现代化体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转变过程来看,复合性、多样性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是推动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路径。乡村不论从分布、数量、种类,还是从资源要素的丰富性等角度来看,都为文化生态的稳定性奠定了雄厚基础,为乡村文化多样性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乡村文化的多元多样,可以有效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需求,促进乡村文明健康发展,而文化的单一性和同质性则阻碍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乡村文化作为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的精神力量,需要最大程度发挥文化的现代性、先进性作用,契合国家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社会新格局构建的需求,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质效,补齐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短板弱项。
(二)乡村文化振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
乡村文化是中华文明植根的沃土,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基因密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中国大地上自古以来孕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