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7版
“内生力-创新力-融合力”: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全国文明村——山东平阴县孝直村

    孝直村乡村记忆馆

农耕文明积淀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农耕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力见证。在农村,土地、水、阳光、空气等是农业生产的必需要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计,慢慢形成了“靠天吃饭、靠地打粮”的观念。因此,在农业生产生活中,人们根据时令节气播种耕作,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不违农时;各个地方也根据自身的条件禀赋发展适合的农业产业,因时、因地、因物制宜;人们在与自然的长期互动中,秉持着衣食住行上的规则秩序实践,形成了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物之间既彼此依存制约,又和谐共生、互相促进的生态和经济系统,反映了农业的本质,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生态理念根基。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2]中国乡村地域辽阔,不仅拥有富饶的物质资源禀赋,还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元素。首先,不同地域乡村的节日风俗、民俗习惯等作为文化元素在乡村传承发展中延续下来,是人们对自然生态、生产生活的观念反映。其次,乡村手艺、戏曲音乐等作为艺术形式在乡村文化发展中得以传承,是对民间故事、历史传统、乡村道德伦理的艺术展演,是乡村演进过程中的重要文化体现。另外,乡村的房屋建筑、小吃美食等也是乡村生产生活的重要体现,在长期发展中成为乡村特色文化的一部分,为乡村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乡村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资源符合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要求,为推进物质和精神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利契机。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发展困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文化作为一项系统长远的“铸魂”工程,在发展过程上并非一蹴而就、一帆风顺。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着建设主体、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深入认识和分析其中的矛盾问题,对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文化建设主体上,“内力”不足,“外援”不够
  在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之下,地方政府成为管理乡村的主体,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动权自然落在地方政府,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往往以“我”为主,忽视了农民意愿和意见建议。纵观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农民往往作为被动参与者和文化的“他者”被呈现出来,而农民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