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8版
“内生力-创新力-融合力”: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是乡土文化真正主体和主角的地位却被忽视。加之,留守乡村的农民文化水平低,老龄化严重,创新意识和发展活力不足,成为掣肘乡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党和国家对乡村重视程度加深,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乡村发展前景更加明朗,一些“原乡人”返乡,“新农人”崛起,乡村发展活力得到一定提升,但真正聚焦乡村文化事业的占比较低,乡村文化建设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从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各方力量来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等为乡村文化场馆建设、设备配置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组织戏曲、歌舞等文艺汇演,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这些行为和活动加深了人们对政府、企业等“外援”是乡村文化建设主体的错误认识。但这种活动形式多为“外援式”和“输血式”,提供的是乡村文化发展的切口、平台和方式,只是乡村文化发展链条中的一小环,既不等于乡村文化本身,也不具有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因此,乡村文化建设既要用好“内力”修炼“内功”,又要借助“外援”激发活力,不断回归和巩固农民主体地位,使各方力量在其中发挥作用恰如其分,形成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外合力。
  (二)乡村文化建设内容上,“千姿百态”不足,“千篇一律”有余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注定了乡村文化在内容上的丰富多彩。乡村文化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房屋建筑、耕作方式、风俗习惯、道德心理、行为理念等的集合,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反映了村民的生态观念、处事原则和社会认知等。但在实际推进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各地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乡村特色,一味追求所谓“先进”“正确”文化的现象,造成乡村文化发展上的“千篇一律”。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现代工业文明的细化分工、追求效率、效益至上、法治化和民主化等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些优势和特点向乡村社会各个领域渗透,给乡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冲击着乡村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发展。高度工业化给城市带来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高品质的生活等,导致村庄发展上往往以城市为标准,从建筑风格、生活方式到乡村文化一切向城市看齐,只有符合城市和“标准”的文化场景才是先进的、有面子的、“高大上的”,致使自己的乡村“活”成了别人的样子。这些行为背后体现的是对乡村文化的“忘本”和不自信,不仅脱离乡村实际,扼杀乡村特色,造成文化资源浪费,还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与价值混乱,掣肘乡土文化发展的旺盛活力和生命力。因此,乡土文化建设不是“千村一面”“孤芳自赏”,而是基于自身特色和优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兴盛。
  (三)乡村文化建设形式上,“塑形”突出,“铸魂”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乡村社会也逐渐被带入“快车道”,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倾向于“唯快不破”。在乡村文化建设上表现为,一方面一些村庄“急功近利”。一是照抄照搬“成功模式”,打造集亭子、牌坊、公园、广场、绿植、宣传标语等为一体的“化妆景点”,虽使村庄在外观上以较快速度焕然一新,但各村庄的自然风貌、文化特质没有凸显,造成村与村之间“长相”雷同。二是重视产业、生态、人才、组织振兴等相对周期短、见效快的方面,忽略以“慢功夫”为突出特点的文化建设。周期建设更长、成效显现更慢,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乡村文化振兴“敬而远之”。另一方面,乡村社会关系实现了从“熟人社会”到“半熟人社会”,再到“无主体熟人社会”的嬗变,传统的淳朴憨厚、守望相助、勤劳为善等乡村伦理价值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经济法则——“一切向钱看”。严重的经济利益导向,使以往纯粹的乡民关系受到经济利益牵绊,在金钱与“乡愁”之间,人们对金钱的追求和渴望占了主导,促使离乡人重归故里的“乡愁”逐渐被淡化甚至“失忆”,不利于乡村社会和文化发展推动力量的培育。因此,新时代的乡村不仅是外貌上的清新靓丽,还要有内涵上的品质提升,不仅展现自身文化特色,还要培育和发展新的文化元素。需要我们在现有乡村文明的基础上,植入现代化新元素,创新乡村文化内容、形式,在乡村这片沃土上长出乡风文明新枝芽、结出乡村文化新果实。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更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培育多元主体,加大创新力度,实现文旅融合,以形成“内生力”“创新力”“融合力”的集合,真正实现乡村文化创新发展。
  (一)培育多元主体,释放乡村文化内生动力
  一是明确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地位。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首先要明白乡村是谁的乡村,文化是谁的文化。从历史上来看,乡土文化从来都是乡民们自发自主创造的结果,他们创造的依托是土地,而随着现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