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力-创新力-融合力”: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索
镇化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土地空间被大大压缩,农民失去或者放弃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以乡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受到严重威胁,乡民们越来越成为乡村文化的“异化者”“矛盾体”,失去了主体地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乡村的文化能量正不断积蓄,广大农民群众、乡贤、村干部等应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铸好乡村文化魂,守好乡村文化根,建设真正符合农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喜闻乐见的乡村文化。二是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的助力作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是乡村文化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各方要在充分理解、承认、尊重和保护农民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好资金、技术等对乡村文化振兴的积极作用,激发农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聪明智慧,彰显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只有对内唤醒农民主体意识,对外利用好各方力量,才能焕发新的思想活力,最大限度释放文化创造发展的内生动力,增加乡村文化的厚重感。
(二)加大创新力度,注入乡村文化振兴新活力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3]创新赋予乡村文化振兴新的契机和手段,要敢用善用创新赋能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保护和传承有形文化资源。独特的村落结构、自然风光、乡村建筑等,既是乡村文化本身,也是乡村无形非物质文化生成衍化的源头活水,散发着乡村文化的独有魅力,要加大对乡村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留住乡村的“形”。其次,要重塑乡村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乡村宗族文化、节日习俗、耕读文化等是乡村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乡村价值观的体现,是完善和提升乡村认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乡村礼俗秩序消解的重要载体。重塑乡村非物质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留住乡村的“魂”。再次,加大乡村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文化要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进行内容的更新和形式的变换。创新可以在用好自身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做到“反差+融合”,如近年大火的“村BA”“村超”,就是充分利用当地民族特色,将接地气的乡村与“高大上”的体育运动融合,实现了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巨大成功。创新还可以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手段,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实现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最后,利用好现代化的传播媒介。随着“手机转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变为新农资、农民成为新演员”的演进趋势,农民应尝试将各种资源融入乡村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之中,努力成为乡村文化的创作者、表达者与传播者。这些都是农民利用当地特有资源优势,自发进行乡土文化创新创造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乡土文化的主体性,以及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三)乡村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文化的生命力
融合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新道路,创造乡村文化新生命。乡土文化从产生过程和内容来看,本身就是一种融合性文化。具有生态的自然性、生产的体验性以及生活的参与性,形成了生态景观、生计景观和生命景观等融为一体的文化集合,也就是说乡土文化与人的生产、生活、情感相融而生。因此,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从根源上讲就要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及自身产业链条的“无边界性”,提供了融合的天然前提。一要加大与生态文化的深度融合,这是乡土文化最直观、最具标志性的体现。二要加大与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这是挖掘乡土文化深刻性和厚重感的必然举措。三要加大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这是丰富乡土文化、增强乡土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四要加强文旅品牌的升级塑造,这是解决文化和旅游“两张皮”的根本,也是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4]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只有找准制约乡土文化发展的症结,靠主体的内力、创新的活力、融合产生的新生命力,真正克服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难题,才能使乡村文化散发独特魅力,让乡村文化成为展示新时代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续写中华文明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5页。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3页。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14-15页。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洪强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和党的建设
(二)加大创新力度,注入乡村文化振兴新活力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3]创新赋予乡村文化振兴新的契机和手段,要敢用善用创新赋能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首先,要保护和传承有形文化资源。独特的村落结构、自然风光、乡村建筑等,既是乡村文化本身,也是乡村无形非物质文化生成衍化的源头活水,散发着乡村文化的独有魅力,要加大对乡村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留住乡村的“形”。其次,要重塑乡村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乡村宗族文化、节日习俗、耕读文化等是乡村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乡村价值观的体现,是完善和提升乡村认知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乡村礼俗秩序消解的重要载体。重塑乡村非物质文化,建设乡村精神家园,留住乡村的“魂”。再次,加大乡村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文化要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进行内容的更新和形式的变换。创新可以在用好自身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做到“反差+融合”,如近年大火的“村BA”“村超”,就是充分利用当地民族特色,将接地气的乡村与“高大上”的体育运动融合,实现了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的巨大成功。创新还可以利用好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手段,为乡村文化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实现乡村文化数字化发展。最后,利用好现代化的传播媒介。随着“手机转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变为新农资、农民成为新演员”的演进趋势,农民应尝试将各种资源融入乡村文化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之中,努力成为乡村文化的创作者、表达者与传播者。这些都是农民利用当地特有资源优势,自发进行乡土文化创新创造的生动实践,彰显了乡土文化的主体性,以及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三)乡村文旅融合,激发乡村文化的生命力
融合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新道路,创造乡村文化新生命。乡土文化从产生过程和内容来看,本身就是一种融合性文化。具有生态的自然性、生产的体验性以及生活的参与性,形成了生态景观、生计景观和生命景观等融为一体的文化集合,也就是说乡土文化与人的生产、生活、情感相融而生。因此,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从根源上讲就要坚持融合发展理念,即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及自身产业链条的“无边界性”,提供了融合的天然前提。一要加大与生态文化的深度融合,这是乡土文化最直观、最具标志性的体现。二要加大与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这是挖掘乡土文化深刻性和厚重感的必然举措。三要加大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这是丰富乡土文化、增强乡土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四要加强文旅品牌的升级塑造,这是解决文化和旅游“两张皮”的根本,也是发展乡村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4]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只有找准制约乡土文化发展的症结,靠主体的内力、创新的活力、融合产生的新生命力,真正克服乡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难题,才能使乡村文化散发独特魅力,让乡村文化成为展示新时代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和媒介,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续写中华文明新篇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5页。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23页。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14-15页。
[4]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洪强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和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