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非遗”视域下新疆刺绣传播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
◎新疆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微信小程序在新疆非遗‘疆绣’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项目编号:X202413561027)
新疆刺绣是民族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借助新媒体工具推广传统非遗,已成为传承发扬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重要方式。疆绣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建立起一系列保护政策及法规。随着新媒体业态的不断发展,疆绣保护与传承正面临传播形式单一、传承人才缺乏、市场认可不够等困境,需立足疆绣文化符号的传承谱系和田野调查,结合时代语境,丰富内容和形式,加强非遗人才培训,守正创新,开发更多个性化、特色化、年轻化的疆绣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与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收录730项遗产项目中,中国列入43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达10万余项。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成为当下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爆火,传统非遗迎来了新契机。传统文化正在通过社交软件等平台以更加年轻化、时尚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这种“新媒体+非遗”形式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也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使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疆刺绣(以下简称“疆绣”)作为民族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是新疆众多非遗项目中的瑰宝,承载着我国边疆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新媒体平台结合传承弘扬民族刺绣工艺,正是对我国新时代非遗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同时也是实施“文化润疆”这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具体实践,对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疆绣保护与传承现状
疆绣是新疆地区刺绣工艺的统称,以“维、蒙、柯、锡、哈”最为盛名,表现了新疆人民生产生活和地域特色的刺绣文化。疆绣历史悠久,传承于汉,盛于唐、清,在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明星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汉代至两晋时期以来丝绸之路的代表性丝织品,新疆各民族聚居区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刺绣工艺。[1][2][3][4]一系列疆绣保护政策法规的建立,为其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持和保障。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成为全球第6个加入国;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后设立“文化遗产日”,引发社会对文化遗产与传统艺术保护传承的重视;2008年,国务院将新疆“维吾尔族刺绣、蒙古族刺绣、柯尔克孜族刺绣”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事件在新疆社会引起了对文化遗产尤其是少数民族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关注。此后,“锡伯族刺绣”“哈萨克族刺绣”也相继被列为第三批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见表1)。2016年,新疆开展由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通过民族刺绣培训形式培养疆绣人才。2018年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发布,强调鼓励新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对非遗记录工程、非遗新媒体传播计划等重点任务细化相关要求。2022年底,新疆社科普及基地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文艺叙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
新疆刺绣是民族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借助新媒体工具推广传统非遗,已成为传承发扬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重要方式。疆绣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已建立起一系列保护政策及法规。随着新媒体业态的不断发展,疆绣保护与传承正面临传播形式单一、传承人才缺乏、市场认可不够等困境,需立足疆绣文化符号的传承谱系和田野调查,结合时代语境,丰富内容和形式,加强非遗人才培训,守正创新,开发更多个性化、特色化、年轻化的疆绣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与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截至2023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收录730项遗产项目中,中国列入43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达10万余项。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成为当下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爆火,传统非遗迎来了新契机。传统文化正在通过社交软件等平台以更加年轻化、时尚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中。这种“新媒体+非遗”形式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受众群体,也拓宽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使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疆刺绣(以下简称“疆绣”)作为民族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是新疆众多非遗项目中的瑰宝,承载着我国边疆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新媒体平台结合传承弘扬民族刺绣工艺,正是对我国新时代非遗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的深入贯彻和落实,同时也是实施“文化润疆”这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具体实践,对新疆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疆绣保护与传承现状
疆绣是新疆地区刺绣工艺的统称,以“维、蒙、柯、锡、哈”最为盛名,表现了新疆人民生产生活和地域特色的刺绣文化。疆绣历史悠久,传承于汉,盛于唐、清,在新疆尼雅遗址出土的明星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汉代至两晋时期以来丝绸之路的代表性丝织品,新疆各民族聚居区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刺绣工艺。[1][2][3][4]一系列疆绣保护政策法规的建立,为其传承保护工作提供了支持和保障。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成为全球第6个加入国;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后设立“文化遗产日”,引发社会对文化遗产与传统艺术保护传承的重视;2008年,国务院将新疆“维吾尔族刺绣、蒙古族刺绣、柯尔克孜族刺绣”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事件在新疆社会引起了对文化遗产尤其是少数民族刺绣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关注。此后,“锡伯族刺绣”“哈萨克族刺绣”也相继被列为第三批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见表1)。2016年,新疆开展由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石河子大学)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通过民族刺绣培训形式培养疆绣人才。2018年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发布,强调鼓励新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对非遗记录工程、非遗新媒体传播计划等重点任务细化相关要求。2022年底,新疆社科普及基地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文艺叙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