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9版
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究
系。同时,要强化民众的绿色消费理念、环保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将绿色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养成作为重点工作,引导民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使其将绿色、环保等观念融入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
  (二)推动农业工业生态化转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推动农业工业生态化转型,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也要注重经济效益。改变A市长久以来以粗放型经济为主,生产废弃物来源多、层次广的状况,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增收要求,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基础,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保障体系为重点,突出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积极推动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立足当地优势,出台系列政策与扶持措施,加快建设一批集种植养殖、技术研发、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废物处理、创业示范为一体的循环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同时,可以创建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生态循环农业田园综合体,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二是发展以节能减排少污染的生态工业,以生态工业反哺生态农业。重视问题导向,推动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持续推进传统高污染企业改造,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废物循环利用,鼓励引进和使用污染处理技术和设备,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同时,改善或关闭高污染、高耗能、不达环保规定的企业,优先发展低污染、低耗能、科技含量高的绿色生产企业。对于部分无法改造或者改造不达标的高污染企业,依法依规对其进行相应处置。此外,加大高新技术科研攻关,倡导节能技术的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多元同治,全面恢复优化生态环境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从实际出发,多措并举,多元协同治理。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在实践上重规划与执行,在制度安排上协调人、财、物、信息等各方资源。A市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和细化落实。协调好企业、群众、政府之间的关系,确保规划的执行推进。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强化生态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监督程序与监督机制。
  二是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当地企业要充分了解各类生态环境保护法,合法生产经营,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通过吸纳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发展,运用高新技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共同推进A市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强化民众主体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参与,要营造好民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氛围,不断提升民众的生态文明素养。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地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坚持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介,宣传推广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涌现出的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群策群力建设生态文明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杜祥琬、温宗国、王宁、曹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载《中国工程科学》,2015,17(08):8-15页。
  [2]李诺、刘真言、刘月美、廖万金:《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与途径》,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9(04):674-679页。
  [3]刘海军、秦书生:《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世界意义》,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1):131-137页。
  [4]喻继军、王甲旬:《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导向与中国话语创新》,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0):17-28页。
  [5]郭星星:《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存在的问题与路径研究》,载《农业经济》,2024(02):35-38页。
  [6]钟清莲、刘华:《生态文明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内在机理及协同路径》,载《山东社会科学》,2024(03):106-113页。
  [7]王明月:《新时代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引领与实现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视角》,载《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4(06):151-160页。
  作者简介
  来春雨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
  绽小林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
  袁辰辉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