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3版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研究
黄昭彦
◎2021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采集及研究”(项目编号:21BMZ011)
  数字化时代,如何在遵循非遗传承发展规律和大众传播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呈现侗族非遗蕴含的深厚价值内涵?通过对侗族非遗传承现存问题、侗族非遗数字产业化对传承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对侗族非遗实行数字化保护的策略,包括构建数据库平台,加强侗族非遗知识可视化表达,建设专题数字化交互平台,创新侗族非遗传承教育模式等。同时从政策扶持优化侗族非遗数字产业发展生态圈、侗族非遗资源数字化多元产业开发等方面,探讨了侗族非遗数字产业化措施。

  2011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上升为国家意志。[1]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到2035年,“加强文物古迹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2]侗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等省(区),拥有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0余项。为促进侗族非遗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加快所处地区城乡融合步伐,需要从数字化保护、传承、创新和市场开发等多个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推动侗族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实现非遗的产业化发展。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存问题
  一是传承人缺失。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年轻人对侗族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导致传承人数量减少。而现有的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层次偏低,传承工作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二是文化认同感减弱。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侗族人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逐渐减弱,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足,缺乏保护和传承的积极性。三是资金匮乏。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培训、演出、展览等方面的费用。然而,目前侗族非遗传承经济回报低,技术革新投入力度不足,制约了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文化交流单向化。目前,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依靠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和体系。导致传承效率低下,传承内容容易失传或变形。五是缺乏市场化运作。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与市场相结合,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产业化发展。然而,目前针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运作相对较少,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和营销策略。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产业化对传承发展的意义
  (一)数字化保护有助于长期保存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和展示,有效避免传统传承方式中可能出现的失传、变形等问题。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盛春等人在非遗保护中心的指导下,使用数字化设备对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记录。这些记录不仅详细记录了技艺的每一个步骤,还通过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技艺的特点和魅力。
  (二)数字化传承有助于扩大传承范围和深度
  借助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数字技术,可以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到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中,扩大传承的范围和深度。如贵州省黔东南州文旅局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线上侗族大歌教学活动。邀请侗族大歌传承人作为教师,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教授更多人学习和演唱侗族大歌。这些线上教学活动不仅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还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身参与到侗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