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锡祥的作品床盖获得萧山花边金质奖
虽然萧山花边厂在民国时期多达30多家,20世纪中叶坎山挑花女达30余万人,但并没有一家花边坊成为老字号知名品牌。附加值不高也是萧山花边的一大难题,没有新工艺、新亮点、新用途,萧山花边的销售困境难以打破。
推动地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创产业的建议
(一)积极寻求传统技艺与新兴市场的结合点
很多非遗技艺和萧山花边一样,都是特定时代留存下来的历史记忆。在民族复兴和国学文化不断流行的大背景下,线上线下结合体验式新零售方式,有望成为传统技艺与新兴市场相结合的又一突破口。凭借原生态手工进一步发展和花边相关的新产品,例如,将花边与家私装潢、床上用品的制作相结合,让传统手工艺术融入百姓现代生活;将非遗和创意礼品开发相结合,制作特色地区礼品,为地区代言。同时,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发能够有效借助文创产业体验非遗文化的创意项目,帮助青少年加深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
(二)探索传统非遗融入文创产业的多条发展途径
鼓励花边等传统非遗项目,结合自身需要和不同类别的文创企业合作。通过和设计服务业合作,研发新型花边使用途径,将花边使用从装饰扩展到家私、服装、鞋类等多个渠道。与现代传媒业、教育培训业合作,宣传花边等非遗的潜在市场和困难瓶颈,让更多的人共同思考,集思广益。将花边等非遗技艺作为培训项目纳入下岗再就业平台,不但有助于传统手工的延续发展,也为失业人士提供学习手艺维持家庭生活的机会。与动漫游戏业相结合,在动画片、游戏中融入花边等非遗制作内容,让相关人士认识、了解传统非遗技艺。
(三)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助力非遗融入文创产业
鼓励高职院校开设与非遗相关的课程,让传统非遗技艺进入学校;加快培养文化创意专业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通过在课程设置中融入非遗文创类课程,不断开设具有科学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课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推动跨专业、跨学科科研课题研究;在教学目标、学生实习、学业就业等环节,不断发挥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与文创企业、非遗项目开展校企合作。搭建文创产业服务平台,不断扩充现代教学和实践资源,以“文化、创意、服务”为切入点,在保护、传承和开发本土非遗基础上,探索高职院校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文创产业的有效路径。
(四)加大帮扶力度和产业引导
积极谋划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化产业化的精品主题。完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化创业人才政策。加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青少年、社会大众等不同群体的传承性培训。帮助相应企业培养引进文创人才。积极为非遗项目创造交流展示平台。持续为萧山花边等非遗项目提供文化创业探索交流和展示平台,通过新渠道和新尝试激活原有的技艺和生产模式。积极开展相关学术研讨,交流探讨非遗传承的成功经验,提出新思路,规划新发展。“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鼓励萧山花边等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类文创活动,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文创产业新模式、新途径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施洁芳、马晓音:《非遗传承视域下高职院校助力地域性文创产业实现新发展》,载《文化产业》,2023(29):142-144页。
[2]方亮、施安丽:《萧山手绣花边已成明日黄花?》,载《杭州日报》,2008-05-06(003)。
[3]陈思琦、李雨竹:《非遗融入文创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载《现代职业教育》,2020(52):14-15页。
作者简介
陈沛沛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萧山区分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
虽然萧山花边厂在民国时期多达30多家,20世纪中叶坎山挑花女达30余万人,但并没有一家花边坊成为老字号知名品牌。附加值不高也是萧山花边的一大难题,没有新工艺、新亮点、新用途,萧山花边的销售困境难以打破。
推动地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创产业的建议
(一)积极寻求传统技艺与新兴市场的结合点
很多非遗技艺和萧山花边一样,都是特定时代留存下来的历史记忆。在民族复兴和国学文化不断流行的大背景下,线上线下结合体验式新零售方式,有望成为传统技艺与新兴市场相结合的又一突破口。凭借原生态手工进一步发展和花边相关的新产品,例如,将花边与家私装潢、床上用品的制作相结合,让传统手工艺术融入百姓现代生活;将非遗和创意礼品开发相结合,制作特色地区礼品,为地区代言。同时,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发能够有效借助文创产业体验非遗文化的创意项目,帮助青少年加深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
(二)探索传统非遗融入文创产业的多条发展途径
鼓励花边等传统非遗项目,结合自身需要和不同类别的文创企业合作。通过和设计服务业合作,研发新型花边使用途径,将花边使用从装饰扩展到家私、服装、鞋类等多个渠道。与现代传媒业、教育培训业合作,宣传花边等非遗的潜在市场和困难瓶颈,让更多的人共同思考,集思广益。将花边等非遗技艺作为培训项目纳入下岗再就业平台,不但有助于传统手工的延续发展,也为失业人士提供学习手艺维持家庭生活的机会。与动漫游戏业相结合,在动画片、游戏中融入花边等非遗制作内容,让相关人士认识、了解传统非遗技艺。
(三)加强与高职院校合作助力非遗融入文创产业
鼓励高职院校开设与非遗相关的课程,让传统非遗技艺进入学校;加快培养文化创意专业人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通过在课程设置中融入非遗文创类课程,不断开设具有科学性、多样性和适应性的课程;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推动跨专业、跨学科科研课题研究;在教学目标、学生实习、学业就业等环节,不断发挥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与文创企业、非遗项目开展校企合作。搭建文创产业服务平台,不断扩充现代教学和实践资源,以“文化、创意、服务”为切入点,在保护、传承和开发本土非遗基础上,探索高职院校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文创产业的有效路径。
(四)加大帮扶力度和产业引导
积极谋划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化产业化的精品主题。完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化创业人才政策。加强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青少年、社会大众等不同群体的传承性培训。帮助相应企业培养引进文创人才。积极为非遗项目创造交流展示平台。持续为萧山花边等非遗项目提供文化创业探索交流和展示平台,通过新渠道和新尝试激活原有的技艺和生产模式。积极开展相关学术研讨,交流探讨非遗传承的成功经验,提出新思路,规划新发展。“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鼓励萧山花边等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类文创活动,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文创产业新模式、新途径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施洁芳、马晓音:《非遗传承视域下高职院校助力地域性文创产业实现新发展》,载《文化产业》,2023(29):142-144页。
[2]方亮、施安丽:《萧山手绣花边已成明日黄花?》,载《杭州日报》,2008-05-06(003)。
[3]陈思琦、李雨竹:《非遗融入文创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载《现代职业教育》,2020(52):14-15页。
作者简介
陈沛沛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萧山区分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