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7版
身份认同视角下以昭君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温佳靓
◎内蒙古党校课题一般项目“以整合内蒙古昭君文化旅游资源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阶段性成果
  现代旅游者参与文化旅游活动的原因之一是为了探寻身份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集体身份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对共同体身份认同的建构。从身份认同的视角出发,分析昭君文化展现出的中华民族作为历史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与文化共同体的多重共有身份。依据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认同要遵循“历史认知-情感认可-文化认同”的逻辑,针对昭君文化旅游开发,提出打造昭君出塞“记忆之场”、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项目、深入阐释昭君文化内涵的实践思路,实现以文旅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1]讲话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与开发利用民族地区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相结合,对于新时代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是历史上因出塞和亲促进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友好交往的“和平使者”。周恩来曾赞誉王昭君为“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有贡献的人物”。作为昭君出塞的目的地,内蒙古发展昭君文化产业,开发昭君旅游资源,其中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博物院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如何运用好昭君出塞历史文化遗产,在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阐释好昭君出塞历史故事中蕴含的民族团结友好的文化价值,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值得深入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以昭君文化旅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基础
  (一)文化旅游与身份认同的关联旅游作为一种通过亲身体验来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可以让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获得对未知地理空间及历史文化的体认,这是人们选择外出旅游的重要原因之一。旅游者参观文化遗产地,在感官体验中反思个体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内在联系,进而完善对自我、他人以及群体的全面认知与身份联系。也就是说,“现代游客追求文化旅游体验的时候其实在寻找某种身份认同”。[2]旅游实践中表征身份认同意蕴的文化符号,成为引导游客参与旅游体验的吸引点。
  这种身份认同既包含着对个人层面“我是谁”的身份定义,同时也包括对集体层面“我们是谁”的身份建构。“文化和旅游行业更多地体现为国家文化的建构价值,它推动了个体的文化身份与族群文化共同体之间的同构”。[3]承载着国家、民族历史记忆的文化旅游项目,以物质载体的形式为游客搭建起沟通现实与过往的桥梁,人们通过旅游体验唤醒或塑造关于往事的记忆,激发对历史事件的想象,从而丰富完善对族群共有历史的认知与学习。不仅如此,旅游者在深度参与和沉浸体验中逐步在内心激发起感动、认可、敬佩等情感,通过情感的叠加升华不断加深对族群历史文化的理解,增强对个人与族群关系的理解,进而不自觉地产生对族群的心理归属感与文化认同感,完成游览者对集体身份的认知和认同。
  (二)昭君文化旅游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汉时期,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呼韩邪单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