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9版
“新文科”视阈下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陈香美 袁秀凤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新文科视阈下的本科翻译专业‘专业+技术+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项目编号:FJJKBK22-023)
◎闽江学院教务处项目“高年级翻译类课程对内协同+对外融合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编号:MJUCJJG2022003)
  立足2019年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提出的关于今后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阐述,结合目前翻译专业的发展问题,构建出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新文科”视阈下的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途径有:通过技术赋能实现课程内部融合、守正创新;汲取外部资源,实现内外融合的共建。翻译本科专业课程的“新文科”建设手段有:技术融入课程及课程内外融合增强专业课程的系统性和实践性。

  外语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1]但毕业生规模庞大,总体质量不理想。[2]翻译本科专业作为外语专业的分支,在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背景下也受到了多方质疑。2019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新文科”理念是相对于传统文科而言的,是新时代背景下,以协同、共享、交叉融合、继承和创新为主要途径,突破传统文科思维,实现多学科、跨学科深度融合以推进传统文科发展,将学科导向的文科建设转变为市场需求导向的文科建设,将固定的专业划分转变为交叉融合的专业建设模式,以适应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新发展。[3]“新文科”建设的视阈下,如何推进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来摆脱当前来自各方的质疑、实现新发展,也成为外语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立足翻译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结合学界对“新文科”内涵的主张,尝试为翻译本科专业的课程方面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翻译本科专业课程的突出问题
  (一)课程种类繁多但关联性差
  翻译专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翻译教材进入繁荣期,翻译本科专业课程的教材也随之呈现出名目多样、琳琅满目的特点。教材各有侧重,翻译本科专业课程也因为选用不同出版商的教材而出现了课程间缺乏系统性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专业课和基础课之间衔接差,专业课程间关联性差、各自为营,不能够相互汲取养分。例如,低年级的基础英语与翻译专业课之间,文学翻译与文学之间,翻译专业课与语言学之间,课程间缺乏关联,基础英语、文学、语言学等课程学习到的知识运用不到翻译课程当中。另外,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也无形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对课程关系的疑惑和不解。
  (二)课程实践性缺乏
  翻译课程实践性缺乏体现为教学内容偏理论,与社会实践内容脱节,以及教学中实践性环节的缺失。传统意义上,翻译不仅是实践课程,更是研究领域,翻译本科专业的师资多半偏离实践而偏向理论研究,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都偏向理论。实践性课程缺乏,课程设置无法实现与市场需求对接。随着翻译专业本科、硕士和今后博士教育的开展,翻译课程的实践性在各层级的教育中都被充分强调,缺乏实践性的课程设置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供需矛盾。
  (三)翻译技术课程缺乏
  虽然翻译专业本科课程涵盖翻译技术,但是很多院校因师资因素等少开甚至不开翻译技术课,造成翻译技术与传统翻译课程融合性差,翻译是翻译,技术是技术,二者变成“拉郎配”。学生哪怕学会了技术,对如何应用到口、笔译中仍然比较陌生。此外,翻译技术教学内容经常过于粗浅或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接触不到前沿的翻译技术,所学的翻译技术甚至解决不了略带难度的翻译问题,也使得学生对技术是否能够服务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