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阈下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探索
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模型
如何服务翻译存在疑问。
(四)校企合作共建缺乏合理模式
不少翻译本科专业办学点都有校外合作企业,但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贯彻执行校企合作的方针。一方面,企业容纳不了大规模学生实习,也很难承担大规模学生学习的成本。另一方面,校企合作还缺乏合理的共建模式,企业追求利润,高校则希望企业为其承担部分人才培养责任,二者难以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哪怕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校企双方在学生管理和实习监督上都存在矛盾。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常常是两个不相交的圆,即使部分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最终也存在企业传授的知识过深或者过浅,学生认可度差的问题。企业教学人员和教学时间难以固定,不利于学校统一化管理。另外,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缺乏校企互动,校企合作常常限于校企参观互访,缺乏合理的共建模式。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翻译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课程内外融合不够、实践性课程缺失和技术赋能不足的问题,与“新文科”建设的主张背道而驰。
专业课程“新文科”建设模型
吴岩[4]、胡开宝[5]、刘宏[6]等结合希拉姆学院新文科建设的经验,总结出新文科的建设有三个抓手:一是打破专业的壁垒,实现专业之间互联互通;二是将技术融入文科专业;三是确保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本课题以外语学界所主张的“新文科”建设三个抓手为基础,结合调研走访,并参照“新文科”建设的先行者——美国希拉姆学院语言类专业“新文科”建设情况,构建了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模型(见下图)。
该模型的突出特点是翻译本科专业“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内部协同方面,将技术融入翻译课程设置中,让技术将翻译本科专业的课程进行联结,实现技术与课程互联互通、教师协同发展,将科研运用于教学。外部融合方面,通过企业需求分析、企业调研和校友反馈等,收集企业翻译资料需求,建立教学案例库,以丰富教学内容,让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性,提升专业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一)内部协同
翻译本科专业与其他专业实现课程融合守正创新是第一步。翻译专业的课程内部要能够互相协同、互为补充、形成联结,只有构成翻译专业的课程牢固,专业才能够与外部融合,否则所谓的“翻译+”、跨学科融合也只是淡化翻译本科专业的核心地位。
1、课程关系分析
在该模型中,内部协同的基础是翻译本科专业所有课程的关系分析,理清哪些课程可以直接互补,比如文学翻译与英美文学,语言学和英汉对比与基础英语,这些课程之间本身就具有直接联系。针对较难互补的课程如何进行互补,如基础英语与翻译专业课,高级英语与文学类课程,虽然语言基础课程确为专业课程打下学科基础,但同样作为英语翻译和师范专业的语言基础课应各有特点,避免学科的同质性发展,因为培养目标不同。针对培养目标的差异,翻译专业的基础英语类课程适当使用翻译专业的案例,通过翻译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打下翻译专业的基础,通过翻译专业课程的案例以及与翻译相关的教学法,达到基础课与专业课互补和融通的目的,实现翻译本科专业课程间互联互通、共同发展。
2、课程协同发展
各类课程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发展。要实现课程协同发展,需通过技术对翻译本科专业进行赋能。将语料库技术、在线资源的利用、因特网双语资源提取、译前、后编辑等技术面向教师推广,通过师资培训,让专业教师掌握并应用这些技术于教学中,保证育人者先受教育。此举使翻译专业所有课程都经技术手段实现联结,再通过语料库技术手段开发和建设双语语料库,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在基础英语类课程中,可以使用部分翻译专业课的教学案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翻译专业,同时翻译类课程也可以采用其他课程的案例有效地反哺,实现精读类课程、文化类课程、文学类课程、语言学类课程与翻译系列课程间的联动和共建。这种互联互通的课程协同发展模式,让知识在不同课程间不断重复,被循环复习而得以巩固,可有效提升知识的系统性。同时,通过技术赋能翻译课程,让翻译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对接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从更深层次引导学生对技术的追求和接受。
在课程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打破专业
如何服务翻译存在疑问。
(四)校企合作共建缺乏合理模式
不少翻译本科专业办学点都有校外合作企业,但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贯彻执行校企合作的方针。一方面,企业容纳不了大规模学生实习,也很难承担大规模学生学习的成本。另一方面,校企合作还缺乏合理的共建模式,企业追求利润,高校则希望企业为其承担部分人才培养责任,二者难以实现互利共赢。此外,哪怕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校企双方在学生管理和实习监督上都存在矛盾。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常常是两个不相交的圆,即使部分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最终也存在企业传授的知识过深或者过浅,学生认可度差的问题。企业教学人员和教学时间难以固定,不利于学校统一化管理。另外,校企合作形式单一,缺乏校企互动,校企合作常常限于校企参观互访,缺乏合理的共建模式。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翻译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课程内外融合不够、实践性课程缺失和技术赋能不足的问题,与“新文科”建设的主张背道而驰。
专业课程“新文科”建设模型
吴岩[4]、胡开宝[5]、刘宏[6]等结合希拉姆学院新文科建设的经验,总结出新文科的建设有三个抓手:一是打破专业的壁垒,实现专业之间互联互通;二是将技术融入文科专业;三是确保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本课题以外语学界所主张的“新文科”建设三个抓手为基础,结合调研走访,并参照“新文科”建设的先行者——美国希拉姆学院语言类专业“新文科”建设情况,构建了翻译本科专业课程建设模型(见下图)。
该模型的突出特点是翻译本科专业“内部协同+外部融合”。内部协同方面,将技术融入翻译课程设置中,让技术将翻译本科专业的课程进行联结,实现技术与课程互联互通、教师协同发展,将科研运用于教学。外部融合方面,通过企业需求分析、企业调研和校友反馈等,收集企业翻译资料需求,建立教学案例库,以丰富教学内容,让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性,提升专业课程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
(一)内部协同
翻译本科专业与其他专业实现课程融合守正创新是第一步。翻译专业的课程内部要能够互相协同、互为补充、形成联结,只有构成翻译专业的课程牢固,专业才能够与外部融合,否则所谓的“翻译+”、跨学科融合也只是淡化翻译本科专业的核心地位。
1、课程关系分析
在该模型中,内部协同的基础是翻译本科专业所有课程的关系分析,理清哪些课程可以直接互补,比如文学翻译与英美文学,语言学和英汉对比与基础英语,这些课程之间本身就具有直接联系。针对较难互补的课程如何进行互补,如基础英语与翻译专业课,高级英语与文学类课程,虽然语言基础课程确为专业课程打下学科基础,但同样作为英语翻译和师范专业的语言基础课应各有特点,避免学科的同质性发展,因为培养目标不同。针对培养目标的差异,翻译专业的基础英语类课程适当使用翻译专业的案例,通过翻译教学法来进行教学,打下翻译专业的基础,通过翻译专业课程的案例以及与翻译相关的教学法,达到基础课与专业课互补和融通的目的,实现翻译本科专业课程间互联互通、共同发展。
2、课程协同发展
各类课程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发展。要实现课程协同发展,需通过技术对翻译本科专业进行赋能。将语料库技术、在线资源的利用、因特网双语资源提取、译前、后编辑等技术面向教师推广,通过师资培训,让专业教师掌握并应用这些技术于教学中,保证育人者先受教育。此举使翻译专业所有课程都经技术手段实现联结,再通过语料库技术手段开发和建设双语语料库,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例如,在基础英语类课程中,可以使用部分翻译专业课的教学案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翻译专业,同时翻译类课程也可以采用其他课程的案例有效地反哺,实现精读类课程、文化类课程、文学类课程、语言学类课程与翻译系列课程间的联动和共建。这种互联互通的课程协同发展模式,让知识在不同课程间不断重复,被循环复习而得以巩固,可有效提升知识的系统性。同时,通过技术赋能翻译课程,让翻译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对接社会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从更深层次引导学生对技术的追求和接受。
在课程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打破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