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玛才旦:我们在此重逢
发生,热爱电影的人儿终汇聚。”这很像是他和万玛才旦的一种心灵对话。也是导演离世一年五个月里面,他无数次和万玛才旦的心灵重逢。
万玛才旦懂得年轻导演身上那点点纯粹之爱多么珍贵,也全然懂得他们的艰难。他自己的电影之路,花了三十二年,一番艰苦求索才终于抵达北京电影学院这个电影殿堂。
二十一年后,他留下九部非凡的高原作品。他的生命和电影之路都定格在这片高原了。
万玛才旦的藏文意思是,生命力顽强的莲花。
他是藏语母语电影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藏族电影导演。
2023年5月8日,万玛才旦在拉萨附近的浪卡子县拍戏出现高原反应,心脏发生问题,意外离世。网络上的悼念文字密集地涌现出来,一种悲伤的气氛前所未见。
陈丹青热爱万玛才旦的每一部作品,也热爱这样一位创作者。5月9日,他写下纪念万玛的文章《亲爱的万玛才旦》,他说,“是万玛让西藏被听到,被看见。”“那些画(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只是短暂的一瞥,我对那片高原的了解其实是肤浅的,万玛的电影才是西藏的血肉。一个民族拿出自己的电影,面对世界,便有了无可言说的容颜与自尊,万玛,是践行这自尊的第一人。”
从魔幻到魔幻
那一点点野生的纯粹之爱有多么重要,万玛才旦是完全懂得的。因为他直到32岁,在西北民族大学读研究生期间,那个通往电影之路的奇妙机缘才出现。
万玛才旦的出生地,青海省贵德县拉西瓦镇昨那村,是隐藏在高原的褶皱里、黄河边上,一个偏僻封闭的小山村,属于安多藏区。少年时代接触到电影,其实是一件很魔幻的事。
在他小学四年级时,村里来了一支地质勘探队。他们到黄河边考察,要修一座水电站。于是村里建起了一个几十个人的集体宿舍,一个职工食堂,还有一个礼堂。周末,那个礼堂会放一些电影,而且是内部片。万玛才旦在那里看到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佐罗》《十万火急》《狐狸的故事》等等电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初中毕业,他考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师范中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老师。四年后,他辞职了,再次离开家乡向外求索——读大学。他考进西北民族大学,开始学习藏语言文学。
据万玛才旦的大学同学、藏族诗人华多太回忆,大学时代令他们最兴奋的事,就是周末在礼堂侧门口看见电影海报的时候。因为是民族院校,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颇受欢迎,大礼堂总是座无虚席。放映《冰山上的来客》时,新疆同学就吹着口哨热情欢呼;放映《悲情布鲁克》时,来自蒙古的同学也会做出同样兴奋的反应。那时候,藏族题材的电影几乎没有。每当此时,他们就有一种失落感。
后来学院为了照顾藏族学生,放映了《布达拉宫秘史》等几部藏地题材的电影。当布达拉宫宏伟的画面出现在眼前时,他们也同样用欢呼和口哨表达久违的存在感。
大学毕业后,万玛才旦分到州劳动人事局工作,当了几年公务员之后,他又辞职了。回到母校攻读汉藏文学翻译专业的研究生。后来他的《人生歌谣》《西藏:说不完的故事》等文学译著也成为藏译汉文学经典。
心里那点小火花,对电影与文学的热爱始终没断。临毕业前,那个人生奇妙的机缘终于降临了。他得到一个基金会资助,得以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导演专业。就这样,开启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电影之路。
那一年,他32岁。一年后,他动员同样热爱电影的松太加来电影学院摄影班进修,他还想培养一名录音师,于是叫来了曾是地下摇滚乐手的学弟德格才让,就读录音系。
他们三个在学校背后的黄亭子小区租了一间房,一起恶补世界电影史。电影学院附近是盗版碟的天堂,他们淘来了法国新浪潮、好莱坞黑色经典、伊朗电影,记下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刚开始,万玛才旦想拍的题材,完全不同于后来他所呈现的。第一学期他写了一个剧本《吐蕃秘史》,是一个浪漫恢宏的史诗,那是万玛才旦真正的文化底色。但得到的反馈是,这种故事不能拍,里面涉及政策原因,也有投资和市场的原因。那一类电影,“只能是你想象中的电影,是一个愿望。”
后来他接触到阿巴斯和其他一些伊朗导演的电影,那里有另外一种让他心动的气质:朴素、克制,但同样有力量。他把目光投向现实题材,决心进入藏族文化、生活内部拍电影,从个体窥视文化命运。
2005年,万玛才旦拍出了自己第一部长片《静静的嘛呢石》。在中国电影百年史上,终于有了第一部藏族母语电影。也是第一次,一位藏族导演将藏区真实的生活铺展于银幕之上。
《静静的嘛呢石》获得了这一年的金鸡奖最佳处女作奖,消息传回家乡,人们欢呼庆祝。有人甚至把电视机都砸了。
万玛才旦懂得年轻导演身上那点点纯粹之爱多么珍贵,也全然懂得他们的艰难。他自己的电影之路,花了三十二年,一番艰苦求索才终于抵达北京电影学院这个电影殿堂。
二十一年后,他留下九部非凡的高原作品。他的生命和电影之路都定格在这片高原了。
万玛才旦的藏文意思是,生命力顽强的莲花。
他是藏语母语电影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藏族电影导演。
2023年5月8日,万玛才旦在拉萨附近的浪卡子县拍戏出现高原反应,心脏发生问题,意外离世。网络上的悼念文字密集地涌现出来,一种悲伤的气氛前所未见。
陈丹青热爱万玛才旦的每一部作品,也热爱这样一位创作者。5月9日,他写下纪念万玛的文章《亲爱的万玛才旦》,他说,“是万玛让西藏被听到,被看见。”“那些画(陈丹青的西藏组画)只是短暂的一瞥,我对那片高原的了解其实是肤浅的,万玛的电影才是西藏的血肉。一个民族拿出自己的电影,面对世界,便有了无可言说的容颜与自尊,万玛,是践行这自尊的第一人。”
从魔幻到魔幻
那一点点野生的纯粹之爱有多么重要,万玛才旦是完全懂得的。因为他直到32岁,在西北民族大学读研究生期间,那个通往电影之路的奇妙机缘才出现。
万玛才旦的出生地,青海省贵德县拉西瓦镇昨那村,是隐藏在高原的褶皱里、黄河边上,一个偏僻封闭的小山村,属于安多藏区。少年时代接触到电影,其实是一件很魔幻的事。
在他小学四年级时,村里来了一支地质勘探队。他们到黄河边考察,要修一座水电站。于是村里建起了一个几十个人的集体宿舍,一个职工食堂,还有一个礼堂。周末,那个礼堂会放一些电影,而且是内部片。万玛才旦在那里看到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佐罗》《十万火急》《狐狸的故事》等等电影,好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初中毕业,他考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师范中专,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一名老师。四年后,他辞职了,再次离开家乡向外求索——读大学。他考进西北民族大学,开始学习藏语言文学。
据万玛才旦的大学同学、藏族诗人华多太回忆,大学时代令他们最兴奋的事,就是周末在礼堂侧门口看见电影海报的时候。因为是民族院校,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颇受欢迎,大礼堂总是座无虚席。放映《冰山上的来客》时,新疆同学就吹着口哨热情欢呼;放映《悲情布鲁克》时,来自蒙古的同学也会做出同样兴奋的反应。那时候,藏族题材的电影几乎没有。每当此时,他们就有一种失落感。
后来学院为了照顾藏族学生,放映了《布达拉宫秘史》等几部藏地题材的电影。当布达拉宫宏伟的画面出现在眼前时,他们也同样用欢呼和口哨表达久违的存在感。
大学毕业后,万玛才旦分到州劳动人事局工作,当了几年公务员之后,他又辞职了。回到母校攻读汉藏文学翻译专业的研究生。后来他的《人生歌谣》《西藏:说不完的故事》等文学译著也成为藏译汉文学经典。
心里那点小火花,对电影与文学的热爱始终没断。临毕业前,那个人生奇妙的机缘终于降临了。他得到一个基金会资助,得以到北京电影学院进修导演专业。就这样,开启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电影之路。
那一年,他32岁。一年后,他动员同样热爱电影的松太加来电影学院摄影班进修,他还想培养一名录音师,于是叫来了曾是地下摇滚乐手的学弟德格才让,就读录音系。
他们三个在学校背后的黄亭子小区租了一间房,一起恶补世界电影史。电影学院附近是盗版碟的天堂,他们淘来了法国新浪潮、好莱坞黑色经典、伊朗电影,记下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刚开始,万玛才旦想拍的题材,完全不同于后来他所呈现的。第一学期他写了一个剧本《吐蕃秘史》,是一个浪漫恢宏的史诗,那是万玛才旦真正的文化底色。但得到的反馈是,这种故事不能拍,里面涉及政策原因,也有投资和市场的原因。那一类电影,“只能是你想象中的电影,是一个愿望。”
后来他接触到阿巴斯和其他一些伊朗导演的电影,那里有另外一种让他心动的气质:朴素、克制,但同样有力量。他把目光投向现实题材,决心进入藏族文化、生活内部拍电影,从个体窥视文化命运。
2005年,万玛才旦拍出了自己第一部长片《静静的嘛呢石》。在中国电影百年史上,终于有了第一部藏族母语电影。也是第一次,一位藏族导演将藏区真实的生活铺展于银幕之上。
《静静的嘛呢石》获得了这一年的金鸡奖最佳处女作奖,消息传回家乡,人们欢呼庆祝。有人甚至把电视机都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