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3版
万玛才旦:我们在此重逢
万玛才旦作品《静静的嘛呢石》和《老狗》的电影海报

    2015年,开创藏地新浪潮的三剑客万玛才旦(右)、松太加 (左) 和德格才让(中)。

  在获奖后的采访中,万玛才旦说:“经常有人用文字或影像的方式讲述我的故乡,赋予西藏神秘、蛮荒、与世隔绝或者世外桃源的特质。这些人常常标榜自己展示的是真实的,但这种真实使人们更加看不清我故乡的面貌。我不喜欢这样的‘真实’,我渴望用自己的方式来讲述发生在故乡的故事,故乡人真实的生存状况。”
  从高原到高原
  “2023年5月8日这个时间和西藏南缘的浪卡子县这个地点,注定成为我铭记终生的时空坐标。从青藏高原北部的昨那村(编牛鼻子)到南缘的浪卡子(白鼻子),虽然相隔千万里,两个意义相近的地名,却把万玛才旦的起点和终点连接在一起……”
  华多太用了一年时间才慢慢接受了“这件大不幸”带来的猝不及防的荒谬感。唯一那点慰藉是:万玛倒在了他无比敬仰的高原净土,倒在他热爱的电影之路上,并非故事讲了一半,他的电影世界是圆满的。
  他想起2004年秋天,万玛才旦在甘南拍摄毕业短片《草原》,据参与拍摄的同学说,拍摄过程遭遇了恶劣天气,但是万玛仿佛置身事外,完全感觉不到苦,从容完成了拍摄任务。后来他在西宁看到了万玛“那张经历暴晒爆冷而变得青紫的脸”,那股劲头让他至今难忘。
  《静静的嘛呢石》之后,藏地掀起了一大批青年投身电影事业的热潮。华多太称之为“万玛才旦现象”。那股推动力应该就是万玛身上那股热爱的劲儿。
  这部影片在中央民族大学放映那天,松太加记得万玛和德格都喝大了,他把他们一个个拖到出租车里送回去。“那时候特别单纯,就是想搞创作,觉得电影像命一样重要。”
  他们三人一起完成了最初的三部高原作品:《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 (2009)和《老狗》(2011)。
  《老狗》的第一幕,一个中年男人骑着摩托车蜿蜒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这与传说中、符号中的西藏有着天差地别。万玛才旦正是想打破那种“想象”。
  2011年,“藏地电影新浪潮”的概念开始在媒体中流传。《中国独立电影访谈录》作者许金晶分别采访了这群低调地活跃在高原拍电影的人。有趣的是,他们对于外界的界定给出了颇为一致的反应。他们都认为,浪潮不浪潮,并没有意义。藏族电影才刚刚发展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一名创作者,遵从自己的内心,表达自己应该表达的东西更重要。不要在乎什么标签。”
  谈到为什么要组建一支本土创作团队?
  万玛才旦说,要拍出纯粹意义上的藏语电影……主创的构成、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包括语言、文化传统、习俗,方方面面都很重要。“比如说录音,如果要录藏语对白,懂藏语和不懂藏语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语言里面有很多细微情感质地需要呈现出来的。”
  在表面平静的生活之下,藏区传统与现代生活正胶着渗透。故乡很多东西都在不可挽回地失去,看到这种变化,他更不愿再过多展示风光、传奇。他希望对这个民族、这片土地的理解更深邃些。
  “万玛才旦是藏族电影的开拓者。他不仅把我领到了电影学院,更是带我开始做电影。”松太加一开始是拒绝当导演的,跟着万玛拍了几部电影,他觉得“导演这个行业挺恐怖的,不仅是在创作层面,他就像个包工头一样事无巨细,要搞定很多很多事。”后来跟其他导演合作,总是很不愉快,对剧本的理解上也总有出入。“每次在现场我都挺不爽,总感觉他们好像在演导演,而不是真正的热爱电影,渐渐地我就挺不服气的。”松